近日,“高职毕业清华任教”的邢小颖火了。6月6日,澎湃新闻发表《对话高职毕业清华教师邢小颖:我相信叁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文,让人倾听到了邢小颖的更多心声。
2014年,在实习中已获得清华认可的邢小颖,以专业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入职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任教。高职毕业也能去清华当老师,教比自己学历高的学生,本身就能说明很多道理,而最能引人共鸣的,莫过于这一条:学历不是一个人能力的所有。
这话首先是对陷于“低谷”中的个体而言。
学历当然是判定个人能力的重要依据。在招聘程序中,学历高低向来受到严格审视,以至于学历成为“敲门砖”。这是考察时间有限、考察渠道不宽的结果。但当员工经选拔进入一个单位之后,所面对的日常考核往往和学历无关,这是因为管理者有足够时间观察员工的履职表现。
个人能力的展现是全方位、多路径的,而学历至多是个人能力的“证明”方式之一——严格说来,学历一般表明了一个人经历了何种层次的知识训练,并不代表其能力必然出众。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可以飞出德才兼备的“金凤凰”,而声名赫赫的名校也可能制造出不堪重用的庸才。
古往今来,“学历”不高但能力超高的例子不胜枚举。人们对于这样的人生样本,往往心存敬意。因为“出身名门”者毕竟是少数,众多平凡的人,都面对着“逆袭”的挑战。
邢小颖在清华实习阶段只争朝夕抓实操、对着空气讲课的刻苦,特别让我感慨。多年前,20岁的笔者在中原地区一家地级日报社的编辑部实习,和一批名校本科毕业生算是“同门”。那时,作为部队选派的战士报道员、一年前的梦碎高考者,我并没受到太多重视。但我深信勤能补拙,除了夜以继日地苦读,还经常一个人骑辆破自行车“无师自通”地到处找新闻、采访。在租住的狭小地下室里,我采写出了一批被汗水打湿过的作品,得到了编辑部老师的悉心指点并刊发,其中一篇获得了报社征文叁等奖。10多年之后,我转业了,在仅有高中文凭的情况下,参加该报招聘,被破格录取。就如同邢小颖最初也没有想过可以留在清华,我对于这段经历,尤其是编辑部老师“这小伙能力不错”的评价铭记于心,视为一生财富。
其实,通过职业教育成为高水平工匠,同样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而成就梦想。毕业于湖北黄陂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王治雄,读高职的叁年,拿到了武汉理工大学的本科文凭,后成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最年轻的副教授。邢小颖、王治雄的“独门秘诀”就是:一步一步来,踏踏实实去沉淀自己、去提升自己。
对一个人的能力评价,绝不能以“文凭”为唯一的、全部的标准。这话是针对社会性的能力评价机制而说的。不必讳言,职校学生常常面对着“学历歧视”,核心原因就是一些“高大上”的用人单位认为学历就是能力,把“低学历”视为“低能力”。
打破“学历歧视”,更为客观公正地看待职校生的努力和实力,向其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制造大国”需要更多实操能力突出的职校毕业生,而通过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改善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条件,培养出众多技术能手,则是对大势的积极呼应。如此一来,必然有更多的“邢小颖”“王治雄”脱颖而出。当然,这也呼唤人才评价机制、用人机制进一步放开。
6月6日的一条消息令人振奋:北京市政府网站公开《对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将本市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纳入公务员招考范围。这样的开明举措,可以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