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教育部举办“铸教师之魂 造良匠之师——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亲切接见了报告团成员,激励教师把巡回宣讲的优秀经验做法带到各地各校,动员和号召更多优秀教师参与到职业教育建设中,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坚强师资保障。
承接上期,本期继续呈现12位优秀教师中其余6位的事迹摘要,以飨读者。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刘永亮:点亮大国工匠成才路
1987年我大学毕业,成为陕西省水利学校的一名教师。学校也慢慢升格为高职。我一边教书育人,传道授业;一边充电加油,学习提升。就这样边学边教,边教边改,我们的教学成果获得全省特等奖的好成绩。
2011年,我来到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分管校企合作和就业工作。大家都说就业工作难。我们想到了建机制、促长效、聚合力。从那时起,我们就联手18个省市区的586家公司,组建成立了“校企协同育人战略联盟”。
在公司,我们设立“协同育人好导师”等奖项。每年组建60多个“公司订制班”,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实现了“订单培养、提前就业”。
2019年,我接任校长。恰逢学校入选“双高”计划,是西部唯一础档建设院校。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没有经验可借鉴,没有模板可复制。如何完成建设任务,学校当时很有压力。
装备制造类专业是我们的优势和特色,可报考率连年下滑,怎么办?
家长不愿让孩子报?那我们就改善环境,联合北京精雕、宁夏共享这样的行业龙头公司,在校内建设先进制造技术工程中心、“5骋+智能材料成型”实训基地,增强学业、行业、职业的吸引力。
学生不爱学?那就创新教学方法。设计“学做创”一体化培养模式,开设创新工坊,全天开放,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老师不会教?那就去公司、研究院,把科研小试件拿回来,把每一个零部件加工的程序标准化,编成图文并茂的活页教材,让老师讲得清、学生听得懂。
立德树人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只传授工匠手艺不行,我们还形成了“红色匠心”文化育人体系,建成12个文化育人基地,获得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22个奖项。
为了学生成长成才,我们还对“工匠班”毕业生重新组班,实行毕业后线上跟踪服务,并向社会承诺:叁年内有转岗、择业、再就业需求,不找家长找母校!
职业教育需要走出去。我们在印度尼西亚设立“秦工苑”,开展应用型本科生联合培养等,学校连续叁次荣获世界职业院校与技术大学联盟“卓越奖”,27个国际合作案例被国外机构采纳推广。
如今,学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子,有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等100多人次。李锋、翁二龙等一大批毕业生参与了神舟飞天、嫦娥探月等国家重大项目。
回首过往,前承几代人的求索,照亮我们这一代人的职教人生路。展望未来,成就无数人的梦想,点亮大国工匠的职教成才路。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张亚英:我与“建筑医生”
1990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北京矿务局建筑安装总公司,成为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在那里,我见证了各类建筑的施工,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还主动承担起工人培训的任务。
1996年夏天,听说北京煤校开始招收建筑专业学生,师资紧缺。那一刻,我燃起了小时候的教师梦。我加入学校后,校长高兴地说,专业教学资料有人编写了,学生去工地实习也有着落了。
多年来,我们一直密切关注行业发展,研究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
2008年汶川地震后,建筑加固改造进入规模化发展时期,市场急需检测、鉴定及绘图员。我带着教学团队增开工程检测与加固课程,并提出在建筑专业开设“建筑医生”小方向。
2010年,我带领学生参与北京市中小学校舍的普查、鉴定。实习结束,这些学生大受欢迎,毕业前就与许多设计院签订了就业协议,打破了高职建筑专业毕业生难进设计院的惯例。
2013年4月,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我校30多名毕业生第一时间支援灾区排查危房。他们不顾危险,连续奋战15天,完成受灾区域20多万套民宅的紧急排查工作。居民感激地送来蔬菜、腊肉,做好饭菜款待他们。他们在电话里激动地说:“老师,您教我们的技能这回都派上了用场!”
如今,他们拥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建筑医生”。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培养了10届800多名“建筑医生”。
2016年,国家开始推广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构件供不应求,生产管理人才奇缺。
社会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没有现成的教材我们就自己编,为了搜集资料,我带领团队教师走访设计院、构件厂、施工现场,从装配式设计到构件的生产、安装……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在现场深入学习,几个月下来,工人师傅打趣说:“你已经成了厂里的老师傅了。”
我们及时修订了教学计划,率先开设“装配式建筑技术”这门课,走在全国职业院校的前列,为社会输送了大批装配式建筑专项人才。
往年,同一家建筑施工公司每年只接收几名毕业生,但那年,北京市燕通构件厂一次招收了我们30多名毕业生,还和我们学校成立了燕通工程师学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如今,许多毕业生已成长为构件厂骨干力量。
近年来,我带领团队编写的专业教材多次被列入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教学成果先后获得北京市、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安得广厦千万间。在时代的发展中,我们希望,以我们的不懈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急需的建筑人才。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朱辉球:陶冶我们共同的人生
1970年我出生在江西景德镇,我的祖辈就是做陶瓷的手艺人。
文化重在传承。1990年我从安徽工程大学毕业后,来到当时还是中专的景德镇陶瓷学校,成为一名陶艺老师。
那个年代,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对陶艺感兴趣,很多学生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而选择艺术专业。
作为一名教师,我笃定地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才,需要在成长中呵护培育。
小龙父母在外务工,独自生活的他缺乏自信,不爱说话,我经常带他参观各类陶瓷展,在琳琅满目的瓷器之间,告诉他平凡的泥土经高温陶冶,也能成为精美的瓷器。
一年下来,小龙变得善于交流,他的陶瓷技艺也随之提高,后来获得全国职业院校陶瓷技能大赛一等奖。现在的他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成为一名青年陶瓷艺术家。
在33年执教过程中,我也曾羡慕过都市的生活,也曾感受到工作的倦意……但在引导一个个学生找到方向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明晰自我的责任与使命。
愿意沉下心与瓷土打交道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如何让中国的制瓷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这是国家一直在大力推进的事业,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016年,我被委任为江西省粉彩古彩陶瓷艺术传承创新研究院负责人。为了打破难点制约,我开始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作出创新尝试。
一是结合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模式特点,牵头举办陶瓷大师与优秀陶瓷专业学生“一对一”的授徒拜师仪式。40多名学生到20位陶瓷大师门下拜师学艺。
二是在教育部第叁批现代学徒制建设中,成立全日制非遗教学班,引入“现代学徒制”,让近百名优秀学生向10位国家非遗手工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拜师学艺。
这些年来,我们师生共同研发的成果获4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我培养的多名学生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陶瓷大师等荣誉称号。
我们主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丛书》《陶瓷装饰工》等系列研究文献与培训教材,《陶瓷彩绘》还入选了教育部“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我们还为景德镇进行了6000余人次的职业技能培训。
我带领的团队先后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我个人也获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轻工大国工匠等荣誉。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周树强:让梦想在高高的天空飞翔
我的家乡在四川资中的一个小山村。小时候,每次看见飞机我总会想,飞机为什么能飞起来?我经常用泥巴捏“飞机”,树上都挂满我捏的各种奇奇怪怪造型的小飞机,特别神气。
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选择了当时的全国重点示范院校——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刻苦学习数控知识,手中不再是泥巴捏的飞机,而是飞机的零部件,我希望能够掌握一门关键技术,让飞机零件制造更加科学、便捷、精细。
毕业后,我留校成为一名实训教师。大部分时间我都待在实训基地,指导学生操作,帮助学生答疑。每一名学生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我要带着他们一起飞翔,通过不懈的努力,抵达心中的目的地。
张泰军是我带比赛的第一届学生。他也对飞机制造有很大的兴趣。但是,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他一度想放弃。我鼓励他,梦想很美好,但坚持不懈的追求,才对梦想的实现有着决定性意义。
泰军开始变得努力。一年后,他与6名学生参加全省职业技能比赛斩获冠军。毕业后,他被一家知名公司录用,在装配车间从事新型战斗机装配工作,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
在多年的教学实训岗位上,我注重和学生讨论问题,我喜欢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刨根问底。有些问题,可能连我都答不上来,但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探究欲。
15年的教学生涯,我带出的1600多名学生中,90%在技术第一线,他们当中有全国技术能手、行业标兵、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他们都在为祖国航空事业贡献应尽之力。
航空报国,追求卓越。2012年,我们参与国产飞机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项目中需要完成一个复杂零件加工,常规加工有103道工序,我们团队共同努力将总工序优化到69道,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为支撑成渝地区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我们探索与成飞公司合作开展“数控工艺转包”项目,按照成飞公司编程技术人员相关标准,共同培养团队师生,打造对接我国先进战机研制与生产的工程技术服务团队。
我们也一直为成渝航空制造公司提供技术服务。一家公司在生产直升机时,某个阀体零件遇到研发瓶颈。我们连战3个月,攻克多个技术难题,不断优化,使效率提升了6%,也使整个零件生产提升了50%的效率。
这些年来,我先后获得“航空职业教育教学名师”称号,被评为四川省万人计划“天府工匠”,成为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冠军,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刘红燕:“把公司搬进课堂”
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没多久,我开始牵头建设外贸专业。在德国进修半年后,我发现德国的职业教育很接地气,校企合作非常紧密,课程讲授牢牢把握公司市场需求。
我想,我们能不能借鉴德国的经验呢?大批外贸专业学生去公司实践太难了,那我们能不能“把公司搬进课堂”呢?
从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改起!经过大量调研后,我们构建了“理论课程实务化、实务课程实战化、综合实训对岗化”的螺旋递进叁级实践体系。
从我们的业务课程改起!我们整合了传统的四门课为“进出口业务”课,一次次跑公司,把公司真实业务引进课堂,把退休的公司专家返聘进课堂……
从理论很多的文科基础课国际市场营销课改起!让学生分组组建虚拟公司,引入大量公司案例,每一次任务会获得虚拟资金奖励,财务报表是平时成绩,期末有“营销明星”的奖励。这在20多年前还不多见。
当年,为了激励学生养成看书习惯,我们尝试了“荧光笔画难重点”“百事贴随时提问”;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我创新了“顾名思义法”“望文生义法”“滚雪球法”“找亲戚法”等多种方法,学生兴致勃勃参与我的课堂,但终究还是有些“纸上谈兵”。
我不死心!继续改革,一定要让我们文科理论课落地。我们换了一个视角,让每个“学生公司”去寻找一家刚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开启课程的实践之旅。韩国迷糊娃娃、美国百诺肯净水器、康宝莱保健品……学生让我领略了自我决策、真实项目驱动唤起内驱力的惊喜。
确定产物后,从市场调研开始,一轮又一轮的打磨修改,一次又一次的实地访谈,学生拿着大量一线数据的调研报告作为敲门砖,上门听取公司的指导。
我们把学生卷入了火热的职业教育实践。还记得,有学生为了抢坐第一排争取上台汇报的机会,组与组吵架,我不得不协调他们每周轮流坐;有学生毕业当了老板后告诉我:“是您的课唤起了我的激情与梦想……”
从1999年到2006年,我们终于将文科的一门理论课实现了“把公司搬进课堂”。
我教的学生,有人技能大赛获奖,有人成长为公司中高层管理者,有人创业开办贸易公司……我自己也获得一系列奖项,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教学名师……
天津职业大学李建国:“干一行钻一行”
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毕业后,我到天津职业大学做了一名实训教师。
1993年,我参与了金工实习场的筹建。当时资金紧张,凡是能自己干的就动手干。安装机床时,没有天车,就利用滚杠人推肩扛进行安装。没有工具箱,就用废旧课桌板、角铁钢板自己动手做……
经过艰苦紧张的建设,实习场一期购置的6台普通车床快速投入使用。1996年开学,我们挑选了10名学生进行首批“双证书”培养。学生分成早、中两班训练。我从早干到晚,除了教学,还特意加入生产环节,进行“产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
在技能鉴定时,10名学生的考评结果都是优秀,第叁方考评教师都惊呆了。
2003年,学校将金工实习场和校办工厂合并为机械工程实训中心,我被任命为中心主任兼公司法人、总经理。
中心是公司化运营,带编引进教师有困难,我就自己来培养,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前几年以生产为主,提升技能水平,后期逐步参与教学,最终实现生产与教学相结合。
我们创建了一支坚实能战的教学团队,包括7名全国技术能手、14名天津市技术能手,奠定了我校数控实训教学在同类院校中的领先位置。
我编写数控技能培训等教材12本,发表相关论文45篇,使产教融合教学模式辐射全国职业院校。
我们的成果两次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奖。中心被授予天津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得益于长时间、多品种的真实生产历练,我校机电专业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天津市首届数控技能竞赛,我们的学生在硬件较差的情况下分别获得第一、二、四名。
2004年、2008年,我校学生分别在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2015年,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这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2021年7月1日,我和我的学生——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教师郭金鹏,一起作为全国模范教师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大会,成为教育部代表团64名代表中唯一的“师生档”。
我经常告诉学生, “择一事终一生”“干一行钻一行”。我们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还要培养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