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学标准、课程、教材是各职业院校开展教学的基本载体依据,叁者的质量关系到课堂教学水平,叁者的一体化水平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要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就需要对教学标准、课程、教材进行一体化开发设计研究。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已有一周年。在如火如荼的职业教育改革进程当中,教学与课程改革受到关注,成为相关各方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高质量课程,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工巧匠,是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成军指出,在当前职业院校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中,还普遍存在课程内容难以紧跟技术发展、教学实施脱离实际、教师能力难以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等问题。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教师陈华政表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院校已经投入大量资源来对课程、教材进行开发改革,但课程、教材乃至不同层级职业院校教学内容的衔接仍然做得不够。
换言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还远远没有达到“完成时”,无论是从课程内容还是从课程体系来看,一次“多元一体”的变革仍然迫在眉睫。
紧跟技术变革迭代课程内容
成军把新技术比喻成课程的“牛鼻子”。在他看来,技术的更新和课程的更新有共通之处,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让课程跟上技术变革的步伐。
“技术领域有个理念叫‘迭代’,我们可以把这个概念用在课程改革当中,让职业教育课程迭代紧跟产业技术迭代,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需求同频共振。”成军说。
成军所在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把新技术、新工艺、新职业、新岗位的要求加入到课程开发当中。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既是课程改革的适应者和实施者,也是其创造者,发挥着“主力军”作用。例如,教师们会选取典型的公司真实项目,由简到繁、由部分到完整地把公司项目改造为教学项目。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还建设了一系列课程群,在课程改革中提升教师综合能力,使其形成分工协作的结构化教学团队。此类课程群包括专业群平台课程群、“1+齿”配套课程群、赛教融合课程群等。
“在课堂这个‘主战场’上,我们探索出基于信息技术综合运用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基于真实环境和真实任务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目标是打造一个‘活课堂’。”成军补充说。
加强课程的横向与纵向关联
陈华政认为,现有的改革举措对于职业教育教学标准、课程、教材均有显着的单项提升,但教学标准、课程、教材叁者之间缺少横向联系,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课程缺少纵向衔接。
“目前,国家层面的教学标准、课程、教材基本处于叁条没有关联关系的平行线上,一体化关联显着不足。”陈华政说。
2019年教育部印发的《对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各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相关课程没有提出刚性要求,因此部分学校、专业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存在对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部分学校会因师资、场地、软硬件设备等因素删减专业课程,特别是为选用自编的非规划教材而调整核心专业课程。此外,由于高职课程标准在专业课程中的缺位,院校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材选用上也存在较为随意的情况。
陈华政指出,部分教材的评选使用不够合理,教材使用方面同样缺乏指导。
除了横向关联不足之外,课程间也缺少纵向衔接。
近些年来,多地广泛开展中高职分段衔接培养,并启动高职本科试点,覆盖的专业数和学生规模逐年增长,但中高职贯通培养工作中专业、课程与教材的顶层设计不完备,其中,保障课程教学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的课程标准,保障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的衔接课程与教材建设基本缺位。
陈华政表示,纵向衔接不足导致的问题包括中高职衔接工作整体质量降低,各学段课程目标区分度不明显,实际教学内容重复现象较为严重等。
“职业教育教学标准、课程、教材是各职业院校开展教学的基本载体依据,叁者的质量关系到课堂教学水平,叁者的一体化水平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要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就需要对教学标准、课程、教材进行一体化开发设计研究。”陈华政说。
强化教学标准的指导性、执行力
在教学标准、课程、教材叁者当中,教学标准具有引领意义。陈华政认为,当前改革的突破口在于上述叁者的一体化,其中教学标准是最重要的。
“我的建议是完善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强化标准的指导性和执行力,在中高职衔接培养的专业中设置专业大类或专业类,从源头上保证衔接培养的专业特性。比如,可以将课程划分为‘必须开设’和‘选择开设’两种类型,作为对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的要求。这些课程层面的硬性要求可以保证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贯通性和权威性。”陈华政说。
陈华政还提议以岗位技能标准作为课程设置依据,再以课程内容为基础来开发教材,把“岗位技能标准—课程—教材”当作一个整体进行开发和评估,在成果评价时,也将其视为一个一体化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评价。他还建议,建立校校、校企联合研究基地,对岗位技能标准、课程、教材开发与应用进行评估和研究。
校校、校企联合研究基地建立后,各方可以整合各自的优质资源,对接岗位技能标准开发相应的课程和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数字化、融媒体教材,从而满足项目学习、案例学习、模块化学习等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还应建立合作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这样联合研究基地才可以持续良好地运作。”陈华政提醒。
延伸阅读
职教课改应与时代同频共振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各国都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以此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在现行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中,均明确了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专业课程一般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并涵盖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软件”。它与社会环境变化息息相关,反映着产业的需求,也体现着对学习者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
因此,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上,应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时代发展结合起来,回应时代挑战,利用时代机遇;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上,应将职业教育课程与人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上,充分调动行业公司、学生、职业学校教师和普通高校教师等相关方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课程开发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