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视频app

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chinazy.org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 > 正文

弘扬教育家精神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作者:韩世文 崔斌斌   来源:中国教师报   发布日期:2024-03-06


·在教师“选育管用”各个环节,都要把教育家精神的培育和弘扬融入其中,在学校营造一种教育家精神不断闪耀的氛围

·一个高水平教师的产生不仅是高水平教师教育的结果,也是高水平专业教育的结果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共识:让更多优秀的人加入到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来,培养更多优秀的人

去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鲜明地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如何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不断提升教师岗位的吸引力、让更多优秀人才从教?如何让广大教师尽展其才、更多好老师不断涌现?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访谈录”演播室,就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把教育家精神融入日常教学

记者: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今年两位带来了什么议案或建议?

梅兵:今年我有两个建议,都跟教师队伍建设有关系,其中一个是“对于大力培育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建议”,包括加强教育家精神的深入系统研究,这个重大话题不仅是教育学领域的事情,其他学科也要参与进来,从而更深入系统地研究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建立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纳入师范生培养、教师职后培训、教师职业发展等各环节,更好地激发教师发展动力。

邵志豪:我带来的建议都与基础教育发展密切相关,重点是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现在大家都在讨论教育家精神,如何把教育家精神融入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中,让教师在教书育人的一线践行,这是当务之急。

记者:两位代表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点指向了弘扬教育家精神和教师培养的主题。梅书记,您认为应该如何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更好地为基础教育培养未来教师?

梅兵:我们应该分两个阶段对教育家精神进行培育和弘扬。

第一个阶段是职前培养,主要指在校学生的培养,我们要把教育家精神的培育、弘扬融入学生尤其是师范生培养的全过程。比如入学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动、实习实践环节、生涯教育、毕业教育等。

第二个阶段是职后培训。每过一段时间,教师就需要“回炉”到相关机构特别是师范大学进行再培训。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的基地平台,在教师的职后培训中融入教育家精神的培养。

此外,在教师“选育管用”各个环节,都要把教育家精神的培育和弘扬融入其中,在学校营造一种教育家精神不断闪耀的氛围,让教师都能朝着教育家的目标去努力。

记者:教师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东北师大附中如何持续推动教师队伍建设,让更多教师朝着教育家方向自觉前行?

邵志豪:东北师大附中首任校长陈元晖先生曾提倡“附中教师应当是教育家,不要做教书匠”,这句话成为学校70多年来一直遵循的理念。学校主要从叁个方面助力教师向教育家型教师迈进。

第一,培树身边的优秀教师榜样。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让这些优秀教师把他们成长的故事讲给年轻教师听。

第二,为教师的成长搭设平台。每年教师节前夕,我们会专门举办“元晖论坛”,给教师一个成长的舞台、展示的舞台,同时这也是一个相互勉励、相互分享的舞台。

第叁,为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供支持。从新教师、学习型教师,到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再到教育家型教师培养,我们制定了不同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为教师成长提供细致帮助和支持。

推动“国优计划”高质量落地

记者: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更多优秀人才从教,教育部于2023年启动了“国优计划”,作为首批试点的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华东师范大学是如何开展“国优计划”的?

梅兵:华东师大从建校之初就有一个理念——师范性与学术性相统一。一个高水平教师的产生不仅是高水平教师教育的结果,也是高水平专业教育的结果,二者高度统一,缺一不可。

第一步,我们在推免的非师范理科本科毕业生和低年级非师范理科硕士研究生中招录了第一批来就读的“国优生”。我们弱化了纸笔考试,专门组建了由叁类教师组成的面试组——一类是专业课教师,一类是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师,还有一类是华东师大实践基地经验丰富的中学教师,选拔重点放在面试环节。

第二步,我们在培养过程中特别注重融合。一是课程融合,把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紧密融合在一起;二是教师融合,每一个“国优生”都有一个由叁名教师组成的导师团队,对他们进行培养。

第叁步,我们还做了“订单式培养”的尝试。比如,一些中学对新教师有特殊能力的需求,我们就结合学校需求进行培养。我们希望培养的这批“国优生”,真正能够达到教育部设立“国优计划”的目的。

选拔乐教适教的“好苗子”

记者:如何选拔出乐教适教的“好苗子”,是摆在“国优计划”试点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国优计划”试点高校如何才能招到“好苗子”呢?

梅兵:一般的招生首先要经过考试,特别是笔试。笔试有时看不出来学生到底适不适合、乐不乐意当老师,有没有成为一名好老师的潜质,但是“国优计划”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机会,除了专业成绩,还可以通过学生在校的其他表现,通过学校的“面试组”进行全方位考量,如果学生具备乐教适教潜质的话,那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学生选拔出来,我相信各试点学校在这方面的做法都类似。

记者:对于选出更多“好苗子”,邵校长有没有好的建议?

邵志豪:我有两点建议。首先,要选拔一个乐教适教的“好苗子”,就要把他放到真实的场景中去淬炼。东北师范大学构建了“鲍-骋-厂”模式,即“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叁方合作的教师教育模式,在规定时间内把大学生放到某一所中小学去实习,融入真实的教育场景,“检验”他是否适合从教、是否喜欢从教、是否能坚定从教。其次,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我希望能推进“4+2”本硕连读的专业化教师培养。如果学生都能以教师职业为终身热爱的事业,那一定是非常好的“苗子”。

记者:我们发现,以往也有不少非师范的高水平大学毕业生到中小学从教。邵校长如何看待非师范类专业人才从教的现象?与师范类毕业生相比,他们有什么优势吗?

邵志豪:从学校的角度,我们是非常欢迎的。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共识:让更多优秀的人加入到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来,培养更多优秀的人。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各有各的优势。从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的角度来看,不同类别专业的优秀人才汇集到一起,其实也给了我们多元化思维碰撞的机会,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记者:对于东北师大附中这样的学校来说,自然能吸引许多优秀人才,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中小学,如何才能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邵志豪: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人才群体,特别需要学校留住人、用好人。从学校角度出发,要不断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设平台,教师职业最大的追求就是实现价值,这个价值就是培养优秀的人。所以我们要给教师因材施教的机会,鼓励教师在完成正常教学工作之余指导特色社团等,让教师在实现基本价值的同时还能个性化培养学生。

培养不会被机器替代的人

记者:当下,我们在探讨让更多优秀人才从教话题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到,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种状态下,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应对?

梅兵: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当然也带来了很大的机遇,我们要好好把握。第一,要以积极、理性的态度对待人工智能这个大“变量”。在教师培养培训过程中,我们要把这样的形势给大家分析清楚,让大家有应对挑战和把握机遇的意识。第二,要加强教师和师范生数智素养培育。华东师大最近做了许多工作,包括开设一些课程和工作坊,研发我们自己的教育、科研大模型等。第叁,要培养教师和师范生跨学科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提问的能力,以更好地应用人工智能,促进学生更全面的成长。第四,要重视培养教师、师范生包括青少年的社会与情感能力。

邵志豪:今年我们在全校教师大会上播放了一个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学校宣传短片,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震撼。从信息化、数字化到数智化,首先,教师要更加坚定地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培养学生自觉自律的意识,并将基本品格和价值观培养融入学科教学中。其次,我们要培养不会被机器替代的人。人的思维思想、友善品格、团队协作精神等才是应对未来挑战的基本素养。我们应该关注跨学科思维,推进厂罢贰础惭教育,让学生拥有更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再其次,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特别是育人方式要做大的变革,应该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应该多关注怎么让学生掌握应对未来挑战的各种方法、思维及思想。我希望教师在面对新的教育挑战时,把关注点更多放在学生的成长上。

(责任编辑:锄丑补辞辩)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麻豆视频app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