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视频app

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chinazy.org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 > 正文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思政课教师高素质专业化发展

作者:冯秀军 邹玉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发布日期:2024-12-12


◎摘 要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思政课教师高素质专业化发展,是建成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的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思政课教师高素质专业化发展,要求思政课教师胸怀国之大者,以教育报国的理想信念引领思政课教师高素质专业化发展;胸怀德之大者,以行为世范的高尚情操筑牢思政课教师高素质专业化发展的德行基石;胸怀业之大者,以育人育才的过硬本领夯实思政课教师高素质专业化发展的能力基础,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思政课教师;高素质;专业化发展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摆1闭。其中,“思政引领力”位于“六力”之首,可见其对于建成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思政课教师肩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锻造强大思政引领力的重要力量。“要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摆2闭,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也是提升思政引领力的内在要求。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需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涵养高尚师德师风、提升专业素养等方面着力,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和推动思政课教师高素质专业化发展。

胸怀国之大者:以教育报国的理想信念引领思政课教师高素质专业化发展的方向

教育报国的理想信念是思政课教师素养的核心要求。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能否培养造就一支具有教育报国理想信念的教师队伍是其关键和根本。在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精神品质。以教育报国为核心内容的理想信念,构成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最鲜亮的精神底色。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广大教师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要求,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针对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出“六要”的要求。在这些对包括思政课教师在内的教育者的要求中,自觉肩负教育报国的职责使命,是其中始终不变的核心内容和精神主线。从本质上讲,以教育报国为核心内容的理想信念,回答的是“师者何为”的首要问题,是决定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肩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政课教师首要的教育使命。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所立之德是放在第一位的爱国“大德”,所树之人是敢于担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教师自身的理想信念和人生方向,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领航定向的影响。“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首先在思政课教师心中扎下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思政课教师只有自己信仰坚定,对所讲内容高度认同,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才能讲得有底气,讲深讲透,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摆3闭

以教育报国的理想信念引领思政课教师高素质专业化发展。把理想信念放在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首位,是对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牢牢把握教育政治属性的根本要求。一是以理论上的彻底来夯实政治上清醒的思想基础。“教师是释疑解惑的,自己都疑惑重重,讲出来的东西不会是充分坚定、富有感染力的。”摆4闭只有教师对马克思主义透彻理解,才有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坚信不疑的追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矢志不渝的践行;只有教师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才能指导学生练就“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的本领、“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的定力。二是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厚植深厚家国情怀。脱离实践来源的真理认同是贫乏的,缺乏实践检验的真理传播是空洞的。思政课教师只有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才能在实践的沃土中不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信念和情怀最能打动人,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思政课教师应自觉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化作铸魂育人的底气,努力做真理传播的“善歌者”“善教者”,引导学生争做真理传承的“继声者”“继志者”。

胸怀德之大者:以行为世范的高尚情操筑牢思政课教师高素质专业化发展的德行基石

师德师风是评价思政课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中国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既源自世人对师者渊博知识的敬慕,更来自对师者高尚人格的敬仰。教师的职业特性要求教师既要遵循社会的道德准则,还要提供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标杆和典范,彰显教育家精神的人格光辉。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职业的伦理规范,是社会对教师职业提出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与教师自我修养、道德追求的有机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摆5闭以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的教师评价体系,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引领”,是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的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较之其他专业课程,思政课是以灵魂唤醒灵魂、以人格涵养人格的关键课程;较之其他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肩负以心育心、以德育德的特殊任务。正是由于思政课教学具有更高的道德价值和“含金量”,思政课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具有更直接、更深刻的影响,社会也因此对其提出了更高的人格期待、更严的道德要求。

以师德师风建设筑牢思政课教师高素质专业化发展的德行基石。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意义不在于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追求成名成家,而在于激励他们锚定“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师德航标,以教师队伍中的道德楷模为榜样,以良好师德师风为广大学生和全社会树立学习效仿的师者典范。从思政课教师自身来讲,以师德师风建设筑牢专业发展的德行基石,就要在思想境界、价值导向、德行修养等方面加强修养自律。首先,要坚持科学思想铸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和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努力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其次,要坚持正确价值导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摆6闭思政课教师是对社会价值取向和道德风尚具有重要示范作用的特殊群体,理应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自觉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彰显思政课教学的“价值引领力”。第叁,要坚持以德修身,慎独自律,将自身品德塑造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在为学施教的实践中自觉涵养道德情操,锤炼道德意志,塑造高尚人格,做身教言教相统一的师者榜样。“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摆7闭思政课教师只有不断提升和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做到敬业立学、崇德尚美,才能以行为世范的高尚情操激励和熏陶广大学生。从学校管理来讲,以师德师风建设筑牢思政课教师的德行基石,就要以更严格的道德标准评价考核教师、衡量教师培养培训质量,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一是将师德标准作为思政课教师选聘奖惩的“底线”“红线”,在教师资格准入、招聘引进、职称评聘、导师遴选、评优奖励、项目申报等工作中严格考察把关。二是加强高标准师德师风培养,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将师德师风和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引导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中涵养高尚师德和教育家精神。

胸怀业之大者:以育人育才的过硬本领夯实思政课教师高素质专业化发展的能力基础

思政课教学要求“术”“学”“道”合一的更高专业素养。教育是具有高度专业性的特殊实践活动。无学高无以为师,过硬的专业素养是教育专业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成为师者楷模的依据所在。教师的专业素养体现为一种包含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等在内的综合能力。信息时代的优秀师者,必须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应时而变的智慧,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在“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中走在时代前列,彰显教育家精神的“硬核”专业支撑。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提升思政引领力的主渠道。与单纯的知识传授不同,思政课教学中的“思政引领力”的实现具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术”“学”“道”合一的更高专业素养。思政课教学的高要求、高难度,一是体现在涉及内容广,对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高;二是体现在内容变化快,需要与社会变迁、技术变革、学生发展同步,需要常讲常新才能不滞后,才能避免教育上的“尾巴主义”;叁是体现在教学复杂性高、敏感性强,把一些深层次、复杂性问题讲清楚不容易。这叁个方面的高难度要求,体现了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也因此对思政课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充分体现、全面反映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和专业性要求,实现“术”“学”“道”的有机结合,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具有坚定信念信仰、高尚品格修养,还要具备渊博学识、深厚理论功底和高超教育智慧,才能讲出“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好课。那些深受人们尊敬的教育家和优秀思政课教师,必定是“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既能“教人以道”,又能“教之以事而喻诸德”,具备过硬专业素养和高超教育智慧的优秀师者。这种“术”“学”“道”叁位一体的综合要求,充分彰显思政课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的“硬核”专业支撑。

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锤炼过硬专业本领。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是思政课教学的本质要求。这一本质要求决定了思政课教学是一项富有创造性、极具挑战性的活动,思政课教学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思政课教师要有从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中要铸魂育人的本领和能力。思政课教学的创造性集中体现在“术”“学”“道”的“叁位一体”,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具有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和思维训练过程之中的能力,具有将思政课教学的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统一起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正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引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熔铸一体的“思政引领力”的集中体现。同时,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这意味着思政课教学面临更为复杂的教育场景。因此,无论是思政课自身的特殊要求,还是教育场景转化的挑战,都对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素养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思政课教师唯有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锤炼过硬专业本领,涵养高超教育智慧,才能从容应对不断处于变化之中的新学情、新技术挑战。一是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基础和功底是思政课教学的根本支撑,也是思政课教师必不可缺的“硬本领”。应不断夯实专业理论基础,自觉补足理论短板,不断追踪学科前沿,为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学科支撑和理论基础。二是要不断提升教书育人能力。教书育人能力是将专业理论转化为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念的“桥梁”,教学能力的短板是影响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也是决定能否打通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最后一公里”的突破口。应自觉补足教育教学能力短板,在深入研究和全面把握学情、社情、国情、世情上下功夫,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思政课本质规律上下功夫,在创新教学理念、模式、方法上下功夫。叁是积极应对技术变革,自觉引入和运用新教学技术,在以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上下功夫,不断拓展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思政课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和学问,唯有不断积累沉淀教育教学经验,自觉涵养启智润心的育人智慧,方能以高超的教育智慧和艺术推动思政课教学讲深讲透讲活、入耳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N].人民日报,

2024-09-11(1).

[2]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N].人民日报,2024-05-12(1).

摆3闭摆4闭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摆惭闭.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5]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

摆6闭摆7闭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摆狈闭.人民日报,2014-9-10(2).

摆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规划重大项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痴贰础200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闭

【作者单位:冯秀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邹玉,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载2024年第22期《中国高等教育》)

(责任编辑:锄丑补辞辩)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麻豆视频app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