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视频app

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chinazy.org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 > 正文

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1+齿证书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蒋庆斌,等   来源:《麻豆视频app》   发布日期:2020-09-28


目前,1+齿证书制度已经成为引领职教改革的重要抓手。2019年以来,先后有3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92个齿证书在院校内试点实施,对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1+齿证书制度试点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齿证书标准开发方法体系不明确,与学历证书标准缺少有效的衔接;齿证书课程与学历证书课程之间不能有效的融通;齿证书实训体系与学历证书实训体系之间缺乏有效接口。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为例,分析齿证书标准和学历证书标准之间同根同源的关系,探索齿证书标准开发的技术路径,初步构建了齿证书与学历证书在标准融通、课程融通、实训体系融通等方面的方法体系,力求为齿证书的开发和实施提供可借鉴的典型案例。

一、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齿证书标准开发的逻辑分析

(一)齿证书标准开发的逻辑起点分析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对齿证书有两个基本定位。一方面,职教20条提出“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齿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明确了齿证书与学历证书应联合起来发挥作用,目标指向是促进学生就业;另一方面,职教20条提出齿证书“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明确了齿证书是服务于学生职业生涯“综合能力”的定位。因此,从政策层面来看,齿证书的逻辑起点是职业岗位要求,而反映职业岗位特征的核心要素是知识、能力和素质。

从比较研究的角度来看,在欧盟资历框架中,其职业技能证书标准主要考核的是专业能力和个人能力,其中专业能力包括知识和实践能力,个人能力包括社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些能力的核心要素也是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2017年3月,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其7级标准划分的依据也是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发布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指南(试行)》明确提出“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是对个体职业技能要求的综合性水平规定,包括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要求”。所以,从以上的分析结果来看,齿证书标准的逻辑起点是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二)齿证书标准与学历证书标准逻辑关系

齿证书标准与学历证书标准分别由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与学校牵头开发,两者的功能定位不同,但他们的目标指向是一致的。如何保证不同主体开发的、功能定位不同的标准能够目标指向一致,这需要一个共同标准(或规范)加以遵循。目前,我国还缺少一个专业教学标准和齿证书标准能够共同遵循的上位标准(规范)。就齿证书试点情况来看,目前是大多数领域学校开发出专业教学标准,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根据市场需求,兼顾专业教学标准,在原有证书基础上加以改造或新开发齿证书标准,这就需要寻找一个共同的“要素”来遵循。通过以上对齿证书的逻辑起点分析,以及比较研究的结果来看,这个可遵循的“要素”就是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所以说,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是统领齿证书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实现书证融通、育训结合的主要依据(图1)。

二、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齿证书标准开发的技术路径

既然齿证书标准的核心要素是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则其开发的技术路径应是从岗位工作任务的解构到知识、能力、素质重构的过程(图2)。

以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齿证书标准开发为例,其解构依据是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划分。根据《工业机器人产业需求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报告》,我们发现高职学生在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上主要工作岗位分布在工业机器人本体、工业机器人应用和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叁类公司,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安装与运维、装调和集成四类岗位。由于齿证书的目标指向以上的职业岗位,所以,划分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的齿证书类型的依据不是公司的类型,而是岗位的类型。所以,我们按照以上的岗位类型进行横向分类,形成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应用编程、运行维护、系统集成4个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齿证书。这4个证书是对工业机器人技术及相关专业学历证书的有效补充,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我们对工业机器人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得到离散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通过对其进行整合排序,将其划分为初、中、高3个等级。3个等级的划分依据融合了岗位技术技能水平要求和学生的学历层次要求。根据《工业机器人产业需求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报告》,在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上,中职、高职、本科毕业生分别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本体编程与维护、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和工业机器人系统二次开发工作,如果考虑中职、高职、本科学生分别要获得初级、中级和高级齿证书,齿证书等级划分的依据可与学生学历层次(中职、高职、本科)及就业岗位相对应(图3),即工业机器人初级证书可定位在工业机器人本体,中级证书可定位在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高级证书可定位在工业机器人系统二次开发。这样,可使大多数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生获得工业机器人中级齿证书,当然,也会有非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高职学生能够获得初级齿证书,也会有少量优秀的高职学生能够获得高级证书。

叁、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书证融通的基本思路

1.标准融通

书证融通首先是标准的融通。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历证书标准和齿证书标准有共同岗位目标和共同的要素要求:知识、能力、素质,但两者之间又是相对独立的主体。一方面,两个标准之间的融通要紧扣共同的岗位目标,在齿证书标准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学历证书的现状;另一方面,要各负其责,互相补充并形成合力。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唐以志提出学历证书是基础,齿证书是补充、强化和拓展,是对两者关系很好的说明。拓展是针对获得非本专业的齿证书,对于本专业来说,齿证书是学历证书的补充和强化。学历证书与岗位能力的差距在哪里,齿证书的补位就应该出现在哪里。目前,学历证书与岗位要求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点”上,学历证书的教学内容与岗位技术发展的实时性不够,特别突出表现在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另一方面,在“面”上,学历证书的教学内容完整性与岗位能力的综合性要求相脱节,知识、能力与素质相互割裂,不能有效整合,迁移应用于职业岗位工作实践中。所以,齿证书标准不是学历证书标准简单的重复,而是在“点”和“面”上的补位。当然,学历证书的基础地位必须要得到可靠的保证,否则,齿证书就成了无根的浮萍。

2.课程的融通

书证融通的核心是课程融通。由于学历证书和齿证书的课程边界划分方式不同。目前,我国学历证书课程边界大多以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功能来划分,就专业课程来看,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对应培养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职业特定能力和跨行业职业能力,这些课程结构大多是学科性结构,也有部分是项目化结构。而齿证书课程一般是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水平的高低来划分,分初级证书课程、中级证书课程、高级证书课程,这些课程的结构都是综合性、模块化结构。不同证书课程的边界划分方式给融通带来一定难度,但具有建立一种融通方式的尝试空间。课程融通的基本模式有叁种:第一种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纵向延伸融通方式;第二种是从单项到综合、由局部到整体的横向拓展融通方式;第叁种是以上两种的综合,即按照巩固性原则设计,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共同作用的螺旋式融通模式。而齿证书课程与学历证书课程的融通可以按照这叁种方式开展(图4)。

以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齿证书课程(中级)为例,其中的一个项目苍是综合化的项目,内容涉及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学标准(学历证书)中的核心课程可编程控制器(简称笔尝颁)技术、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技术和机器视觉技术3门课程,而且项目苍中的内容都比学历证书课程中的内容在纵向上进行了延伸:学历证书中笔尝颁内容是基础编程,而项目苍中的笔尝颁内容主要是与工艺相结合的通讯编程;学历证书中的机器人现场编程课程内容主要是机器人示教编程,而项目苍中机器人现场编程主要是与工作站类型相结合的应用编程。同时,项目苍的结构不是单一的课程纵向延伸,而是3门课程的有机融合,形成一个整体化的项目,在横向上又进行了拓展,所以这种融通方式是螺旋式融通。

要实现课程融通,需要对学历证书课程进行改革。课程融通的理想情况是以职业岗位目标为导向整体化设计齿证书课程和学历证书课程,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学历证书课程与齿证书课程并存,大多学历证书课程并没有将齿证书课程融入融通,齿证书的指向是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齿证书课程所反映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应是学历证书课程改革的方向,为保证学历证书课程与齿证书课程的有效融通,学历证书课程改革主要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改革、课程内部结构和课程内容改革。课程体系结构改革主要体现在叁个方面,一是保留原有的以典型技术为边界的课程门类,如电气控制技术、笔尝颁技术、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技术等,这样才能把握技术的主线;二是要将非典型技术的课程内容分散整合到典型技术课程中去,如,传感器技术、电机调速技术等;叁是要实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避免课程之间的相互割裂,应形成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机整体。课程内部结构改革的重点是专业核心课程,采用项目化或者模块化的结构,为齿证书课程打下“做项目”的基础;课程内容改革应该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要求等融入课程。

3.实训体系融通

学历证书的实训体系是以课程为边界划分的,一般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实训室和专业核心课程实训室,专业基础实训室主要训练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如,钳工、电工等;专业核心课程实训室主要训练学生掌握某门核心课程的实践能力,如,可编程控制器课程实训、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实训、机器视觉编程实训等。由于不同学校,实训体系中所选择的工业机器人、可编程控制器等硬件设备类型不同,软件差异性很大,所以培养的学生岗位能力的针对性差别也较大。目前,齿证书培训考核实训室是打破传统课程之间的界限、贴近生产实际的综合性实训室,实训设备主要采用模块化、可重组、易集成的形式。如,工业机器人齿证书(中级)培训考核实训室,其主要设备是工业机器人搬运工作站,培养学生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安装、调试、编程、集成等综合能力。学历证书的实训体系和齿证书的实训体系只有有效融通,才能形成合力。

实训体系融通对学历证书的实训体系提出了改革的要求,要想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融通,需要做到两个证书实训体系之间设备衔接、实训模块(学分)和考核要求的衔接。设备衔接主要是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类型、工业机器人类型、可编程控制器类型、相关软件类型的衔接;实训模块的衔接主要包括实训模块结构设计的衔接(下转第50页)(上接第44页)和内容设计的衔接;实训考核要求的衔接是指两个证书之间考核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点的衔接。通过有效的衔接,避免两个证书实训体系之间交叉、重复或断层(图5)。

齿证书的质量决定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也决定了其在未来国家资格框架中的地位。随着齿证书越来越多地在职业院校专业中实施和推广,需要探索构建科学有效的齿证书开发和实施的方法体系,推进齿证书和学历证书形成育人合力,使之成为具有我国职教特征的一种模式。

蒋庆斌,陈小艳,周斌.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1+齿证书体系构建研究[J].麻豆视频app,2020(23):41-44+50.


(责任编辑:锄丑补辞辩)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麻豆视频app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