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视频app

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chinazy.org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 > 正文

袁隆平的18年职校教书生涯

作者:周勇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21-05-25


1953年8月,23岁的袁隆平从四川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来到湘西雪峰山脚下的安江农业学校任教,讲授俄语、作物栽培和遗传育种等课程,开始了长达18年的职业学校教书育人生涯。

教学一线的“多面手”

学遗传育种的袁隆平在安江农业学校讲授的第一门课,是和所学专业毫不相干的俄语。那时全国处在学苏联、学俄语的高潮,学校正好缺少俄语老师,在大学期间学过俄语的袁隆平就被“赶鸭子上架”了。据学生李楚甲回忆:“袁老师虽然不是俄语专业出身,但是教俄语有自己的一套办法。组织我们唱《喀秋莎》《红梅花儿开》等俄语歌曲;编写和排练简单的俄语相声,自己还和学生一同上台表演;动员我们和学校对口的苏联学校用俄文通信,提高了我们的学习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了一个学期的俄语之后,袁隆平被调到遗传育种教研组,担任植物学、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等农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并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袁老师是个多面手,除了上理论课、教俄语,爱好文娱活动外,体育也很在行,短跑、游泳称得上健将,早上带领我们跑步、跳远,热天带我们这群旱鸭子学游泳,带我们去黔阳太平实习,跟我们一起风餐露宿到雪峰山麓采集标本……袁老师如同兄长般呵护着全班每一个同学。”在袁隆平首批学生毕业五十周年的座谈会上,年逾古稀的学生李安乐对半个世纪前的往事依然记忆犹新。

学生眼里的良师益友

在安江农校,袁隆平所教的农学302班级有个叫杨楚书的学生,家里特别困难,好在他成绩好,享受到了学校100%的助学金,还有点困难补助,这样吃饭问题算是有了着落,但是穿衣却成了问题。特别是对爱好体育运动的他来说,能拥有一件运动衣可说是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袁隆平老师知道后,从家里找来了一条自己才穿了几次的白洋布运动裤。接过袁老师递过来的裤子,杨楚书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这条凝聚着至深师生情谊的裤子,一直陪伴着杨楚书,直到走上工作岗位。

在学生眼里,袁隆平是老师,但更像是兄长。在安江18年的教学生涯,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当很多学生已经为人父母时,袁隆平却仍然是单身汉一个。学生们都为他的婚事担心,有些学生还给袁隆平当过红娘。由此可见袁隆平和学生之间是多么的亲密无间!

曾经在安江农校农303班学习的李安乐老人回忆,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后,只要路过母校,就会去看望袁老师。凡是有关袁老师的着作、报道、电影、电视和新闻,同学们都会相互传播,哪怕是“袁隆平”的广告同学们也是百看不烦。

爱“鼓捣”的教书匠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袁隆平已然成为一名优秀的农校专业课教师。可是袁隆平并不满足于在课堂里讲农业技术,他喜欢把学生带进田野,获取直接经验,增强动手能力,他认为知识要在观察和实践中获得,而不是仅仅从书本上获得。

1956年,党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当时的袁隆平便决定在教学之余,真正搞点研究。在他的组织下,安江农校成立了第一个科研小组。他们把西红柿嫁接到马铃薯上,希望地下长出马铃薯,茎上结满西红柿;把西瓜嫁接到南瓜上,希望得到新型的瓜种。嫁接的作物成活了,长势也不错。

袁隆平后来回忆:“西瓜嫁接在南瓜上,当年结了一个瓜,南瓜不像南瓜,西瓜不像西瓜,拿到教室让学生看,大家哄堂而笑,吃起来味道也怪怪的,不好吃。”

第二年,袁隆平按照无性繁殖学说的定义,把培植这些奇花异果所获得的种子种到了试验田,却发现所获得的优良变异并没有保存下来。这让袁隆平对无性杂交的一贯正确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这些疑问对之后袁隆平走上杂交水稻研究之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作为一名育种专家,人民尊称袁隆平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作为一名有着18年农村职业学校教学经历的老师,学生尊称他为“良师益友”,他也是当之无愧的!

(作者写于2018年5月,有删节)


(责任编辑:锄丑补辞辩)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麻豆视频app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