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职业教育尤其是技工教育应如何赋能产业发展?近日,浙江省温州市政协委员第九小组开展“以高质量职业教育赋能产业振兴”大调研活动。跟着调研组,一起来看“民营经济之都”温州在职业教育上如何作为。
以产定教 围绕产业结构特色而“设”
“‘千万工程’持续推进,洞头文旅产业发展迅速。”洞头区职教中心校长陈海伟说。洞头区素有“百岛之县”“东海明珠”美称,是全国唯一以区域冠名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洞头区职教中心结合地区特色产业,设置了旅游服务类专业,以服务地方发展。
2016年起,学校与洞头金海岸开元度假村酒店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并将旅游人才辐射全区。结合海岛旅游淡旺季明显的特点,学校实行“工学交替、长短学期”的现代学徒制工作实施方案,打造符合海岛旅游特点的产教融合样板。
“产教融合过程中,我们一直都在探索职业教育尤其是技工教育和地方产业、旅游公司需求之间的平衡点。”陈海伟说。针对民宿不断增长的实际,从2020年开始,洞头区职教中心将民宿相关课程纳入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的限定选修课程中。面对洞头地区电商资源稀缺的现状以及海岛经济发展对电商人才的大量需求,该校创设了以电商专业为主导的创新创业品牌——“职小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意在培养一批具有实操经验和专业素养的初中级电子商务人员。
“随着这几年的发展,洞头区职教中心逐渐形成‘政府主导、行会指导、公司参与、学校实施’的产教融合格局,成为海岛职业教育的特色样板。”调研组成员、温州供应链学院院长黄小明认为。
温州技师学院机械智造学院学生作品。新华网发 胡炎桢摄
以产改教 随着市场需求转变而“动”
走进温州技师学院机械智造学院数控技师研修室,学生制作的亚运、冬奥主题机加工作品颇具特色。“学生能否毕业,以作品说话。”温州技师学院校长刘杰指着这些机加工作品说,“比如机械智造学院的学生,毕业时得用他们自己设计、材料购置、制造加工、装配检验的产物作为毕业作品,综合答辩、专家打分,通过才能毕业。”
作为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温州技师学院是温州市属唯一的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综合性技师学院。今年年初,温州市把温州技师学院扩容工程作为全市技工教育提质增量的重要抓手,列入2023年市政府重点工作。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地公司需求,近年来,温州技师学院紧跟区域实际需求和温州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开展订单培养、公司新型学徒制培养、职业环境设置、公司专业实践等,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工作内容、专业能力与岗位要求紧密对接。
温州技师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受到公司的欢迎。调研组成员说,温州技师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很接地气,到公司后能零时差上岗,不需要再培训、再顶岗。
近年来,温州技师学院大力推行“校中企、企中校”的合作方式,不断扩大学院的“朋友圈”。目前已经与300多家公司保持常态化合作,与110多家公司建立了“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产教融合成果显着。
结合温州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设置专业,让温州技师学院形成了适应需求、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培养了一批批“瓯越工匠”生力军。目前,该校常设专业涉及机械类、电工电子类、服务类、轻工类、信息类、交通类、财经商贸类、文化艺术类等8大类,与温州“5+5”产业的契合度达到80%。
近3年来,学院学生就业率均在98.6%以上,留温率85%左右,用人单位满意度在95%以上。
温州技师学院。新华网发 温州技师学院供图
以产促教 紧跟社会发展需要而“变”
10月19日,温州市首家职业院校附属医院——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揭牌。这标志着温州市正式开启了职业院校全面服务地方卫生健康事业的“东方模式”。
这是职业教育紧跟社会发展需要而“变”的一大成果。据了解,当前温州市“一老一小”等多重健康需求迸发,卫生健康服务人才供给压力较大。“高职医学院校毕业生有望成为基层康养康育事业的主力军。”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玲玲认为。
为此,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不仅在金竹嘉园设立智慧康养学院,还于今年7月成立健康医学院,肩负起了培养卫生健康服务产业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责任。
在育人模式类型上,该学院与需求医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结构与医院岗位对接、培养目标与医院需求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实训环境与临床科室对接、学校教师与医院骨干对接、学校培训与医院岗位对接,构建人才培养新途径。
目前,该学院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7000余名医康养类专业毕业生。预计2025年起将每年输送1000位中等医学技术技能人才,补齐康复医学及医疗技术的基层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链,适应“一老一小”人才服务需要。
调研组成员认为,温州的职业教育能够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大有作为。但同时仍存在公司育人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公司资本进入职业教育渠道不畅等问题。“我们要积极寻找职业教育尤其是技工教育和产业发展中铆合的‘支点’,通过不懈的共同努力和更深入的思考,一起撬动高质量职业教育赋能产业振兴中广阔的发展空间。”温州市知联会会长、温州市人社局副局长王晓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