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香茗满屋馨香,甲辰龙年,一位笑容可掬、身穿汉服的茶艺师正在向意大利当地民众献上北京茉莉花茶茶艺表演,期间她还向顾客介绍了茶叶的冲泡方式、盖碗的艺术以及品茶的境界。这位叫杨诗雯的吴裕泰高级茶艺师,从毕业到高级茶艺师,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年纪轻轻的她还是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精选项目茶艺北京赛区选拔赛的冠军获得者。
与杨诗雯一样,在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十六号线车辆段,担任地铁车辆维修督导的何佩诗也是一名中职毕业生。这位身着地铁维修工服的女孩在同事眼中总是那么自信、阳光。据悉,她目前已达到职业技能鉴定中级水平,负责专业组别的技术及管理工作。
职高也能升大学 不要误读普职分流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从“大有可为”到“大有作为”,职业教育正谱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有越来越多的职校生,正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着人们对职校生的固有印象。但是,当与很多家长提到“是否会让孩子报考职业院校”时,很多家长还是会直接表示“不会”。问及原因,很多人都对职校生有着偏见和刻板印象。
职校生就意味着“学困生”吗?为此,本刊采访了几位近两年毕业的职校生。
本刊发现,虽然有的同学在报考时的确是因为自己的文化课成绩不理想,没有进到心仪的学校学习,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则是因为其他原因。比如,昌平职业学校汽车系2017届毕业生魏子仁,当年中考分数足够进入区内普通高中,但是由于个人原因,所以选择了职业高中完成学业。还比如,目前就读北京联合大学工艺美术系的姬翔羽选择职业高中,则是因为自己从小喜欢非遗文化,且被学校的贯通培养机制所吸引。
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校长吴少君分析认为,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影响,社会公众普遍认为只有上了高中、考上了大学才是“有出息”“成才”的表现。另外一方面,就是个别学校的个别事件让家长对职业院校产生了“偏见”。
很多家长还被“教育部将落实1∶1普职比,可能一半学生上不了普高”的消息影响。为此,北京市教委在2021年中考前夕就抨击了网上“中考实行五五分流”“如果说高考是战场,那么很多人将连扛枪的资格都没有”“中考将比高考更难考”等谣言。
事实也是如此,根据北京市教委发布的《对于做好2023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中显示,2023年普通高中招生规模8万人左右,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3.5万人左右。根据《北京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的数据显示,2015-2020年北京市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职普比在3.6:6.4-2.9:7.1之间。梳理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国家统计局官网的数据后发现,最近5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普职比基本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在5.8:4.2-5.9:4.1之间,没有较大的波动而且离引发“普职比焦虑”的1∶1尚有些距离。
不只家长,很多学生在接触职业教育之前对职业教育也不甚了解。比如,去年毕业,目前在北京博瑞祥云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就职的夏宇航就坦言,自己在上职校正式接触职业教育以前,觉得职业院校就是单纯学习职业技能的地方,并不接触文化课学习。“后来上了职校我才发现,在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学习和文化课学习同样重要。有些职业技能要想学好,必要的文化课知识、文化素养还是理当具备的。”
此外,对于中职生存在升学瓶颈的认知也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其实,中职学生一直存在升学途径,关键看其自身是否足够努力和优秀。
首先,高考报名制度并不限制任何人报考。其次,目前每年招收的500多万高职学生中,超过一半以上是中职单招等方式定向录取的。再次,全国各地,也广泛存在五年一贯制和中本贯通的招生与培养模式。根据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针对2020年全国近2万名中职毕业生的调查显示,中职学生65%的去向是升学而不是就业,升学的人中有10%上了本科。前段时间一个中专生逆袭考上协和医学院研究生,也是一个佐证。未来,新职教法更强调建立不同层次的职教体系,包括本科及以上层次,建设职教高考制度,升学的路径将越来越宽广。
职校毕业有优势 家长不必太过焦虑
何佩诗在地铁十六号线进行日常维护
认为职校毕业生在职场中没有竞争优势,很多职校毕业生在职场中没有上升空间,也是很多家长不让孩子选择职业教育的原因之一。
其实,很多公司认为职校毕业生的优势有时甚至高于普通本科毕业生。在贝壳集团教育中心总经理薛红蕾看来,相比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很多职校毕业生在动手实操能力、性格方面表现得更具优势。其次,很多职校毕业生由于更早地步入职场,相比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对自己的职场定位更加清晰。此外,职校毕业生认真和务实,更重视自己在工作岗位上的能力和经验的积累。
目前,很多公司在招聘中都会有招聘职校生的计划。
据悉,北京环球度假区的诺金酒店、环球度假大酒店以及在北京亮马河畔的北京宝格丽酒店都有北京劲松职业高中的毕业生。
“相对于专业,学历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在北京某大型国有餐饮公司工作的陈女士坦言,餐饮行业的前厅对员工的容貌和情商有较高的要求,后厨则要求能吃苦,会干活。之所以很多毕业生认为无法胜任这些工作,主要是自身无法满足公司的招聘要求,另外就是达到招聘要求的又看不上餐饮业。
北京励骏酒店培训经理李婕在采访时也表示,酒店看重的更多的是应聘者的专业适配性而非学历。“比如,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商务英语以及烹饪、营养学等专业的职校生就是我们重点招聘的方向。”
根据麦克思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显示,民营公司是持续吸纳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主体。近叁年高职毕业生在各类单位就业的比例整体保持稳定,2022届在民营公司/个体就业的比例最高,已达到69%,其后依次是国有公司(16%)、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10%)等。
至于家长担心的就业后的上升空间,很多公司也介绍说,在晋升路径上,采取双通道方式。比如,蒙牛在晋升路径方面就具有管理和专业的双通道,每一个职校生加入蒙牛后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职业通道,拥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还比如,北京首汽汽车修理有限公司会对到岗的职校毕业生从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为其今后发展提供不同的晋升通道。
不只公司,人社部2021年11月印发的《对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问题的通知》也提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岗位,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或者不再设置学历要求。
未来高质量发展 首都职教大有可为
新职业教育法给了职业教育一个新的起点,为职业教育上层次提供了政策支持,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想让职业教育真正上层次,除了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更需要产业的支撑,否则就是无源之水。
近年来,北京市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密围绕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不断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在政策供给、类型定位、产教融合、服务发展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着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2019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对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拟建单位的公示》,北京市有7所高职院校入围,占北京高职院校总数的28%,入围比例在全国各省市中遥遥领先。
不只是高职院校,为了推动中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很多学校也基于中职新定位,对标产业发展趋势,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以北京市商业学校为例,为适应人才培养需求,该校不仅逐步探索构建了具有新时代特点、首都特色的中高本一体化贯通培养人才培养体系,在专业方面还重构了“模块融通、学段衔接”的课程体系,并运用以学生为中心“一核双轨叁堂”混合教学模式,创建了“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体系,开发了“一库二册叁平台”教学资源,有效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2023年年底,北京市教委发布通知,部署2024年职业教育拟招生专业设置管理工作,要求各职业院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特色优势,立足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聚焦“两区”建设,围绕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超大城市运行管理、高品质民生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健全招生、就业、专业设置联动机制,增强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匹配度。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北京市对职业教育的愈发重视,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以及产业的有力支撑,职校生将会被更多用人单位认可并聘用,成为职场香饽饽的范围也将会越来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