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视频app

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chinazy.org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四川省、重庆市深化教育协同发展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来源:教育部   发布日期:2024-09-24


教育部简报〔2024〕第31期

四川省、重庆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在川渝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署,锚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作用,坚持健全机制、拓展内涵、放大效能,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树牢“一盘棋”理念,健全教育协同发展机制。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共抓发展良机。四川省政府和重庆市政府牵头,签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设立联合办公室,成立15个专项工作组,探索跨行政区划的教育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召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联席会议6次,制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及重点任务工作方案,明确共建任务,夯实共建基础。二是重视战略规划,共谋长远蓝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纳入国家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两地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两地在教育强省(市)建设规划纲要编制及相关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过程中,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统筹,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建立健全监测与督导评估机制,形成稳定的法规体系和政策预期。叁是整合两地资源,共施协同计划。联合印发《对于加快宜宾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副中心的意见》《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发展试验区合作协议》,推动两地教育行政部门共建1个教育副中心、1个协同发展试验区。印发《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施方案》,推动两地24个市区(县)社区学院合作探索终身教育区域协作发展机制,共同探索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和终身学习共同体。

深化“一体化”战略,拓展教育协同发展内涵。一是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促各地落实“十四五”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和建设规划,在6个毗邻地区建设成渝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试验区10个、培育试验区9个,在课程资源共享、教研科研共推、研学基地共用、督导评估共施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动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入学、编班、资助等方面享受同城化待遇,将常住人口全部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开发并上线“教育入学一件事”招生报名系统,累计服务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25.8万余人。指导各地深化“县管校聘”改革,采取跨校竞聘、集团化办学、对口支援和组建名师工作室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交流轮岗,并通过职称评审倾斜、完善岗位结构比例等措施予以激励。2023年,四川省交流教师27584人,重庆市交流教师17513人。二是推动高等教育协同创新。两地签订《共同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战略工程合作备忘录》,采取“高校试点+政府支持”模式,重点推动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在学科结对共建、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先行先试。建设成渝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依托“高校+实验室+公司”模式,聚焦川渝两地优势产业集群,打造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于一体的创新发展平台。指导两地高校、科研院所及公司组建产学研联合体,围绕数智科技、生命科学、农业、新材料、新能源等关键领域,联合开展核心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100余项科研成果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叁是推动职教体系深度融合。推动川渝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深度联建,两地20所高职院校立项为国家“双高计划”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开展“广职融圈”行动,推动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叁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5所重庆高职院校签署合作协议,在学生交换、学分互认、教师共培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制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发展改革规划,搭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财经职业教育联盟、成渝地区平急一体化产教联合体等职教合作平台76个,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专项项目发布、财经类院校合作交流等职教协同机制,覆盖两地248所职业院校、299个公司。

推进“校城企”融合,放大教育协同发展效能。一是强化校校“融智”。成立29个高校联盟,促进校与校之间设施共用、设备共享、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科研互助。其中,四川大学和重庆大学牵头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深度参与合作高校达20所。成立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覆盖两地600余所职业院校,近叁年合作开展活动近200次,互派干部、师资近1000人次,共建课程、教材等专业资源超过1000个,联合培养人才2万余人。二是强化校企“融创”。推动两地教育、经信、财政、科技等多部门联动,创设校企“双激励”机制,分批打造200余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项目。目前已建设省市级现代产业学院186个,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8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2个,优势特色专业(群)25个,实践、实训基地128个,开展生产、咨询、技术服务1263项,开发新产物122种,实现成果转化265项,带动产值34亿元。叁是强化校城“融合”。选取产业基础较好、职教资源集聚的四川成都、宜宾以及重庆永川、两江新区等地区开展产教融合试点,推进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公司为重点的校城融合改革实践。宜宾按照“城市围绕大学建、产业依托教育兴”思路,推动全市高校数量、在校大学生数量、高新技术公司数量均较5年前增长5倍,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跃升至全省第3;永川区印发《西部职教基地产教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投入专项资金1500万元,迭代升级“职教24条”政策文件,建设市级现代产业学院6个、现场工程师学院2个,校企共建“校中厂”“厂中校”2个,对接重庆重点产业学生占比达85%以上。


(责任编辑:锄丑补辞辩)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麻豆视频app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