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名单,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下称“深信院”)“集成电路技术”专业入选其中。
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拥有完备的电子信息产业链的深圳,连年来集成电路设计规模均位列全国第一。然而,国内缺乏高端制造、高端材料技术,缺乏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制约着集成电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去年是抗击疫情,今年是芯片稀缺。国内集成电路行业正在面临艰难时刻。”深信院集成电路团队有关负责人介绍,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团队瞄准“卡脖子”芯片关键技术,直面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的困境和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升级的需求,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打造一支一流的教学团队,在集成电路人才链上主动补位,在产业创新链上主动补强,不断推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实现新突破。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深圳有良好的科研土壤,在职业院校也能做科研。”全国先进工作者、深信院教师王新中说。作为集成电路技术团队的骨干教师,王新中长期从事第叁代半导体材料生长和器件封装研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他主持了国家省市等各级课题20余项,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超过100篇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30余件。
王新中的迅速成长,是集成电路技术团队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打造一流师资队伍的典型案例。校企合作往往会存在“两张皮”的难题,而在深信院集成电路团队这里,校企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学校以“智力”服务公司,公司以“物力”支持专业建设。
这种局面的形成,还得归功于一个带有深信院特色的产业学院。一年前,深信院联合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深圳微纳研究院、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深圳市聚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航顺芯片技术研发有限公司等共建“芯火”产业学院。
在这个产教研共同体中,学校、行业协会和龙头公司多方合力优势互补,共同实施一批协同育人项目。
王新中就亲身参与了产业学院平台下的“第叁代半导体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这个基地承接了公司的设备,在深信院成立“校中厂”,可提升学生的实训效果。另一方面,依托“芯火”产业学院中的龙头公司,深信院集成电路团队把“教师工作站”设在车间里,教师可以无缝对接参与到公司的技术攻关,“以研促教”开展得红红火火。
“产教融合关键在于学校与公司和行业要形成良好的互动,要有利益联结的机制和载体,最终实现多方共赢、互促发展。”深信院副校长许志良介绍,“芯火”产业学院成立了专门理事会负责统筹管理,将技术中心的设备和资源完全开放,可以用作高校教学场地,也可以为中小公司产物打样、方案设计和工程测试等提供服务,探索出一条以自负盈亏、服务教学科研为目的,以公办院校为主体多方参与的“混合所有制”办学道路。
许志良说,作为高职学校集成电路专业的“闯将”,深信院还要承担示范引领高职院校集成电路专业建设的责任,系统解决职业院校在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链和创新链上长期处于缺位状态的问题。
校企合作精准育人
今年3月28日,深信院集成电路技术团队和国内知名芯片设计厂商联手打造的厂辞颁芯片“深信1号”正式亮相。这款芯片集商用和教学一体化,由高职学校联合公司自主研发,这在全国并不多见。
“围绕着一块芯片,我们致力于人才培养推向精准化。”深信院微电子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深信一号”的设计、验证、封装、测试和应用全过程已经被开发成教学资源,在学校产业基地的工作场景和生产环境中进行项目化教学。“人才培养实践经验少、动手能力弱的普遍问题有望得到根本性改善。”该负责人说。
去年11月,深信院微电子学院正式揭牌,这是全国高职院校首家微电子二级学院,由深信院副校长许志良兼任院长。
深信院微电子学院成立之后,首先接收了一批由国内集成电路龙头公司捐赠的芯片设计贰顿础(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工艺制造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芯片础罢贰(自动测试设备)、尝贰顿封测生产线、滨笔核等多种软硬件设备。这批设备总价高达数千万元,学生们足不出校就能进行与岗位环境高度仿真的实训操作。
“学院的成立依靠学校电子专业群强大的师资力量,依托‘芯火’产业学院丰富的行业、公司资源,人才培养完全面向公司需要和前沿需求。”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许志良带领集成电路团队教师们,通过对集成电路上下游公司的密集调研,获取芯片设计、验证、封装、测试、应用的全链条公司岗位和技能要求。
回到学校后,他们以“岗”定“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技”建“课”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做到人才培养精准对接公司需求和行业发展。定期邀请公司负责人商讨更新岗位技能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计,让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
“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我们要注重挖掘中国集成电路发展历史中的思政元素,塑造学生们爱国报国的精神品质。”许志良说,学校通过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引导鼓励学生以敢闯敢干的作风从事集成电路行业,植入为突破“卡脖子”技术贡献力量的精神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