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学院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按照党建引领、系统构建、协同推进的工作思路,准确把握“全”的要义与“育”的目标,构建“叁轴联动”育人新机制,打造职教特色育人新体系,厚植理想信念,倡导德技双馨,推动“叁全育人”工作提质增效,赋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突出主体轴
上下贯通全员协同
坚持党建引领,让“主导权”越抓越牢。坚持党组织统一领导,成立由党总支书记、副书记、院长、副院长以及师生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专业带头人组成的“叁全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政治功能,抓机制创新、抓体系构建、抓平台创设、抓协同推进、抓督查考核,完善方案化组织、任务化布置、项目化管理、清单化落实、精准化评价“五位一体”运行体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立体交融的工作闭环。
坚持协同推进,让“主心骨”越来越硬。坚持党政齐抓共管,统筹服务管理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力量和育人资源,切实打通协同育人通道。组织“信仰公开课”“带你看专业”系列宣讲,搭建“书记会客厅”“院长有约”常态化沟通平台。学生党支部书记兼任团委书记,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程,梳理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各岗位育人元素,将育人成果列入年度考核指标。
坚持铸魂赋能,让“主力军”越建越强。坚持“四有”好老师标准,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组织“高质量发展先锋行”表彰,做好“拔节孕穗期”的“四个”引路人。对接技能大师工作室,引入公司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开展“老中青传帮带”活动,打造系统化能力提升体系,助力教育教学能力“上台阶”。实施“叁师携手共成长”行动,打造“思政教师+辅导员+专业教师”教书育人共同体,助力育德育人能力“上水平”。
完善时间轴
前后联通全过程覆盖
起步期:加强学业疏导,扎稳成长之基。“开路先锋”行业精神与“技行天下”职业品质相结合,“开学第一课”与“专业认识周”一体推进,打造“红心向党,匠心成才”入学教育品牌。“影响”与“带动”相结合,典型引领与朋辈教育双轮驱动,打造“身边榜样”品牌。“育德”与“育心”相结合,完善“教育、实践、干预、预防”四环联动心理育人体系,打造“手语操大赛”品牌。“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细化“经济资助、思想引领、精神激励、素质拓展、成长保障”五措并举资助育人体系,打造“精准资助”品牌。
发展期:加强技能督导,铸牢成长之魂。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培养方案、纳入教学环节、汇入生活场景。实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建立“国—省—校—院”四级竞赛机制,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依托轨道交通实验实训中心,抓实生产性实践,强化职业技能培养;依托学生社区举办公寓文化节,抓紧生活性实践,强化生活能力培养;依托“余美芳感恩知责工作室”,抓牢服务性实践,强化奉献精神培养;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抓细创新性实践,强化“双创”意识培养。
成熟期:加强职场辅导,夯实成长之本。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就业育人工作。开展就业形势宣讲、就业政策宣传、就业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勇于面对社会考验、敢于接受军营锤炼、乐于投身家乡建设,把青春献给祖国。构建“四循环”就业工作机制,活跃校园招聘内循环、打通校企合作外循环、搭建师生协同双循环、强化精准帮扶小循环,促进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做好实习动员、搭好管理网格、用好“习讯云”平台、办好毕业季、讲好“毕业最后一课”,引导学生争做“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反哺期:加强资源引导,织密成长之网。选聘校友联络员,建立校友交流群,组织毕业生跟踪调查,根据反馈信息及时优化、调整专业人才培养各环节和“叁全育人”各方面。选树优秀校友典范,开展“校友带你看岗位”“杰出校友进校园”活动,使校友成为课程育人的编外教师、实践育人的客座导师。引入杰出校友案例,把校友成长经历转化为学生踔厉奋发的“导航仪”、把校友成功经历转化为学生勇毅前行的“加速器”,把校友成才经历转化为学生攻坚克难的“金钥匙”,让校友成为育人资源的供给者、育人活动的参与者。
延展空间轴
内外融通全方位渗透
建好“实境课堂”。坚持思想引领、文化浸润,把牢职业教育的“根”与“魂”。严把质量关,将学生骨干发展为党员,让学生党员成长为技能骨干。打造“詹天佑工坊”实境教育基地,将“两路”精神、工匠精神与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构建“知行融合,有道致远”学院文化,滋养心灵、涵育品行。
突出“品质课堂”。用好课堂育人主渠道,扩大省级在线开放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标杆效应,建立“学院—专业—教师”叁级课程思政培育体系,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推进理念革命、模式革命、评价革命“叁位一体”课堂革命,让课程育人从“干巴巴的说教”向“热乎乎的教学”转变。
深化“公司课堂”。坚持“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理念,聚焦智能交通产业,成立轨道交通智能制造产学研合作联盟,组建“苏州地铁”“南高齿”等订单班8个,与无锡地铁共建5门课程的教学团队,将蜂巢能源等公司100余个案例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打造“行走课堂”。响应“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号召,校、政、行、企、村、社结对共建,深入开展“红色之旅,筑梦未来研学有我”“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服务有我”“文明出行,交通强国陪伴有我”“防疫防控,狙击疫情突击有我”实践活动,致力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聚力产城融合。
创新“指尖课堂”。搭建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矩阵,形成多元传播格局。推出党史上的今天、“最美铁路人”展播、“红色有声”电影配音展映、尝贰顿屏创意设计展览、《写给2035的我》主题征文、“未来工匠说”实训感言征集专栏,推动线上线下育人平台与资源深度融合。
培育“家庭课堂”。发挥家庭“第一所学校”的重要作用,围绕家长急难愁盼问题,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开展“暖冬行动”、组织“暖心行动”,召开“云端家长会”,举办“家长讲堂”,探索“家长公司招聘会”,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拓宽学院育人渠道、汇聚家校育人合力,助力学子人生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