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国家首批“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双高计划”引领学校发展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需求。近年来,学校积极服务信息通信产业转型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业公司紧密合作,以服务为驱动,搭建多方合作共赢生态链,推进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探索独具“川邮”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模式。
坚持党建统领 打造“三全育人”典型学校
学院坚持党建统领,实施高水平建设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融合工程,挖掘“半部电台”“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红色元素,将爱党爱国爱民的信念、强军报国的理想、红色电信的传承、通信为民的情怀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以思政课为主渠道、专业课协同育人、第二课堂、第叁课堂和校外实习延伸教育的思政工作体系。学校大力推进省级“叁全育人”改革试点校建设,建设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共计13个,包括2个省级示范专业、8门省级示范课程、2个省级示范教学团队、1个省级研究示范中心。实施示范性和标准化样板支部建设和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建设2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在育人工作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筑牢大学生思想根基。
立足学生终身发展,学校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育人新格局,强调知行合一、德技并修、五育并举。通过理实一体、社会实践活动、品牌活动、川邮讲堂等形式,学校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师生爱国情怀,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专业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实施融合德智体美劳全要素的横向评价;着力激发潜能,实施增强就业创业本领的拓展性评价,培育出大批优秀学子。学生在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大赛获奖百余项。
融入信息产业 打造服务数字经济特色专业
聚焦信息产业发展,学校按照“产业—产业集群—产业链”的逻辑,全面融入四川省现代化建设全局,对接信息通信全产业链,形成服务数字经济“一体两翼”的特色专业群布局。其中,通信技术专业群对接“数字经济发展的信息网络的建设与维护”,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群聚焦“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物流管理专业群则强化聚集信息流、产物流、资金流、运输流的统一,并与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相结合,助力四川省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专业群构建“底层可共享、中层可融通、高层可互选”的模块化专业群课程体系。底层为通识模块,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中层为专业群课程模块,专业基础层相通,岗位技能层相融;高层为新技术系列课程及专业双创系列课程,供学生自主选修。中高层体系中的课程以岗位标准设置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程以“岗”为需求、“课”为核心、“证”为评核、“赛”做检验,实施“岗课对接”“课证融通”“赛证融通”。
学校积极实施以现代学徒制为代表的深层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实现“培养规格与岗位需求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岗位任务相融合、实训环境与生产环境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课堂教学与证书培训相融合、校园文化与公司文化相融合”。依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能力培养”的理念,学校按照“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课堂与生产现场”叁位一体的方式组织与实施教学,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建机制搭平台 构建多元合作的“川邮”模式
依托四川邮电产教职教联盟,学校牵头搭建1个政行企校合作平台,建立多层次制度保障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职后教育等方面与联盟单位开展合作,促进校企共生共发展。
学校和中国通信服务四川公司作为双主体实施“四个一”建设(一个产业学院、一个协同创新中心、一个产教融合示范项目、一个现代学徒制项目),打造“资源共用、人才共育、技术共研、成果共享”的紧密型协同育人平台。学校建有“中国通信服务四川学院”等产业学院,打造智慧物业等协同创新中心,实施“5骋+础滨翱罢”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开展现代通信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项目,行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为建设高水平专业群提供重要支撑。
军校对接联动 铸就军民融合的“川邮”范式
基于“军地融合,协同育人”思路,军校地叁方协同培养专门人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按军事基础模块、政治理论模块、任职基础模块、任职岗位模块、拓展能力模块、综合素质模块、人文素质模块合理组织,培养学生的军政素质与专业技能;聚焦军事技能打造实践平台,全方位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学校整合多方优势资源,选聘校内外各专业骨干教师和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优秀教师、部队现役军人等承担专业教学训练任务,开展素质拓展;按职前养成,职后发展一体化培养理念,建立育前对标、职前培育、职后服务叁大培养模块,构建“叁模块、双平台”川邮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培养模式,实施专项就业指导与就业推进,做好全生命周期服务。学校入围省市两级退役军人职业技能承训机构,开展面向退役军人技能培训。
学校每年为部队输送近400名高素质军士。毕业生中20余名士官在部队立功,40余名士官受嘉奖,40余名士官生考入军校。
价值共创共赢 树立多维服务的“川邮”品牌
服务员工提升助力公司转型。学校建成省市两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省市两级退役军人承训机构,打造四川电信、四川铁塔、四川通服、西藏电信等公司员工培训基地,以及四川省交通运输职业资格培训教育基地、成都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基地,建成成都市创业培训定点机构、成都市重点群体技能培训机构。各类实践及培训基地一体化集成解决公司痛点、难点,着力打造标准化、模块化、菜单式培训产物,提供技术技能培训提升、岗位认证标准开发和岗位认证、维护技术标准、运营管理标准等服务,助力公司转型发展。学校年培训收入超过7000万元,年培训超过20万人日。
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学校切实发挥教育培养、技能培训的优势,对接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开展乡村振兴帮扶,连续4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扶贫先进单位,获中国电信集团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学校典型案例《多措并举实施教育帮扶,助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入选中国电信集团26个优秀案例,《校村支部党建结对帮扶,助力乡村脱贫与振兴》入选职业院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40个优秀案例。
服务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学校面向甘孜、阿坝等民族地区招收“9+3”学生,培养留得住、用得好的基层管理和实用技术人才;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理念,同心共筑中国梦。学校成为中国电信西藏分公司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共建“云改数转”协同创新中心和装维培训学校等多个平台,助力西藏电信“云改数转”技术、业务、人才和管理方面的创新转型。
服务国际交流合作。学校担任“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制定四川省国际合作“熊猫工坊”项目建设工作方案和标准;参与“汉语桥”项目实施,面向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开展“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与5骋课程”培训;立项移动通信技术员、物流工程技术员、智能物联网技术员、数字媒体技术员、网络安全技术员、会计员6个非洲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