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职教园区内,坐落着我国首家以职业教育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馆内设有10个展厅、3个专题馆,展示了2000多幅图片、1500多个文献和实物。徜徉其间,宛如溯着时光的河流亲身感受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源远流长,体味它厚重的文脉律动,为它的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而备受鼓舞。2023年,该馆被人民网、教育部确定为“全国职业院校‘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基地”。
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是由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与长春市政府等单位共同建设的,总投资3.5亿元,倾注了该校教育学专业教师团队十多年的智慧与心血,也是学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的重要载体。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是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创建的全国首家职业师范院校,被称为“工匠之师的摇篮”。教育学专业是学校实施职业师范教育的核心专业。长期以来,该专业把教师团队建设作为发展根本,努力打造高素质的“匠师之师”,在高质量教师团队建设上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宝贵的经验。2023年,该专业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第叁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名单。
以师德立师范
“人能立得住,课才能立得住,专业才能立得住,职业师范教育之魂才能立得住。”这是团队负责人于志晶经常说的一句话。
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于志晶深谙职业教育规律。他认为,职业师范教育学学科专业的培元铸魂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课程的设置和有效实施上,更重要的是从事学科教学工作的教师要有更加充盈的精神内涵和道德魅力,在以师德立师范上作出表率。
在这样的理念引领下,专业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教师团队建设的“八气”理念,即培养正气、志气、大气、朝气、锐气、才气、灵气、和气。于志晶说:“我们通过养师德树正气、重历史长志气、讲奉献育大气、干事业葆朝气、敢改革增锐气、深思考聚才气、勤实践添灵气、善团结蕴和气八个具体方式,找准团队建设的根基所在!”
30多年来,教育学专业建设了一支有灵魂的教师团队,先后涌现出国家教材委专委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首批“长白山学者”、吉林省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级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省级高校教学名师、省级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和理论研究先进个人、长春市劳模等优秀人才15人。同时,团队也被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党委誉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团队,获吉林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新时代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等称号。
校长杨晓东说:“正是有了这样一支有品质、有灵魂的团队,学校教育学学科专业建设才如此生气勃勃。”2019年,学校教育学专业首批入选“双万计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在2022年、2023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教育学专业排名(应用型)榜单中蝉联榜首。
以学风筑学养
成绩的背后是深厚的学养积淀,没有扎实的科研基础和学术视野,就不能实现有效的“传道授业解惑”。
团队倡导每位教师都要成为深入把握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较强的理论创新能力的“大先生”。近两年,团队成员主持和承担了“具有公司经历人员担任职业院校教师角色转换障碍与干预对策实证研究”“职普融通中学习者流动的多元障碍与支持体系构建研究”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两项课题负责人分别是“80后”的博士、教授,据他们介绍,第一项课题聚焦职业院校普遍实行公司人员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的制度,通过对上千所职业院校的实地调查,系统分析和研究了来自公司的教学人员的职业认同、组织认同和价值认同状况,对在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第二项课题针对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的职普融通问题,从学习者流动的角度重点研究了我国存在的主要政策障碍和文化观念障碍,通过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和做法,着眼于全民终身学习社会建设要求,提出深化我国职普融通的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设方案。
吉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专职副主委刘海评价:“这两项研究都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学术上具有填补学界空白的价值和意义,在实践上也是政策设计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
近5年来,团队还承担了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教科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研究”等省部级教育研究项目91项,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18篇,出版专着教材等12部。
基于团队的科研优势,吉林省教育厅批准团队创建了省级特色新型高校智库(职业教育),智库成员作为主要执笔人参与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吉林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等40多份国家、省重要教育政策文件的调研、起草工作,为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智力支持。
聚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团队还创办了新中国首个职业教育学术期刊《职业技术教育》,创建了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职教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为教育学教师专业成长、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提供有力的科研平台支撑。平和光是2017年进入团队工作的硕士,在老教师的传帮带和良好科研平台支持下,他在教学科研两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绩,被评为副教授,并获得全省黄炎培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奖。他说:“我能够加速成长,都是因为站在了学校搭建的平台上。”
依托职业教育史的研究成果,团队于2008年研创了全国首个职教博物馆,2011年举办全国首个中国职教史展,2016年为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发轫150周年纪念大会制作职教史专题片,2022年教育部与吉林省政府在共建技能社会意见中提出,将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建设成为“四史”教育、职教理论研究、职教文化挖掘与传播的高地。
以匠心育匠师
职业教育要“努力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此,团队创新多种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让职业师范教育学专业“出彩”。
教育学专业1741班共有39名学生,其中有20名学生参加了团队设计的两学年“馆修制”,即在职教博物馆设立馆长助理岗、馆员岗、讲解员岗、文物修复岗、文献资料整理岗、展览策划岗、教育活动设计岗、博物馆专题课程开发岗等15个兼职岗位,进行为期60学时的研修学习。
该班学生陈浩捷利用在馆长助理岗、文献资料整理岗研修的机会,着力钻研“清末民初的实业教育形态”“近现代职业学校师资教育制度的流变”两个专题,并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3篇相关论文,被评为2021年学校“十佳大学生”,毕业当年考取了沉阳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作为毕业生代表,他由衷地说:“学校教育学专业实行的馆修制,集教学、科研、教育实践、社会活动于一体,具有实战性、创新性、协作性的综合训练特点,让我受益非常大。”
这种“馆修制”是团队利用职业教育博物馆资源开发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的特点就是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中完成2—3专题研修任务,注重的是关键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以此为目的,团队做了许多创新探索。比如,由教育学专业优秀教师以及聘请的来自研究机构、职业院校、行业公司的专家学者、院校长、公司负责人、高技能人才担任教育学专业学生课程导师、科研导师、职业实践导师的“叁导师制”;利用学生自主组织、编辑、设计、演出的“青师讲堂”“青师学术沙龙”、《青师坛》期刊、“青师剧社”等载体开展的“活动育人制”;将馆修、研训、实践、第二课堂活动等计入学业成绩的“学分制”;由用人单位、职业院校等多方代表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等……此外,他们还积极聘请第叁方评价机构参与专业建设评价,对专业建设工作成效定期作出研判,及时作出反馈和调整。
采用这些方式,近5年来,团队共培养教育学、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680人,其中84%被职校聘用或考取研究生,192人在师能竞赛、大创项目等活动中获奖,142人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获软件着作权等。同时,团队还面向全国开展职教师资国培、省培共计5.6万人。
建设教育强国对职业师范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志晶说:“我们将用更高的标准建设团队,在为学为事为人的统一上下更大功夫,为新时代‘匠师之师’增光添彩。”
(作者单位系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