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电脑11个小时,不停敲击代码,这不仅仅考查我们的基本功,还需要有沉着的心态和冷静的头脑。”“指导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讨的时候,不像是老师在指导学生,更像是朋友在一起商讨设计方案。”“我们是队友,也是并肩作战的伙伴。”这是来自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常州机电职院”)的国赛金牌选手们的赛后感言。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一举获得6枚金牌,创历史新高。
“学校建立了‘叁赛联动、四位一体、叁队同进’的专业技能竞赛工作体系,建成了48个校级专业技能训练基地,培养了近百支梯队式竞赛队伍,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竞赛工作良性机制。”学校校长许朝山说道。
建立“校赛、省赛、国赛”叁级大赛体系,持续推进职业技能大赛体系建设
学校“叁赛联动”的技能竞赛体系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学校不断深化职业技能大赛对人才培养改革的引领作用,形成了“校赛、省赛、国赛”的叁级大赛体系,形成了完善的组织架构。校赛“搭台子”、省赛“选苗子”、国赛“摘果子”。
学校制定了《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竞赛管理办法》,每年年初发布校赛征集通知,由各二级学院自设赛项,自定难度,对接省赛。学校通过搭建校赛平台,让每一名学生认识大赛、热衷于大赛、沉浸于大赛。
省赛发挥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挑选杰出人才、优秀苗子的重要手段。通过省赛遴选出选手,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心理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锤炼,今后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还是继续深造作出更大贡献,都是所在行业的优秀人才。
国赛阶段是真正检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时刻。国赛集训融入了行业发展的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指导教师从竞赛理念、技术标准和工作流程等方面对参赛选手进行了全方位的训练和提升。
构建“岗课赛证”四位一体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如何构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联动机制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结合岗位需求,完善规程设计。赛项目标结合各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力求促进技能发展、激发创新思维。根据岗位需求,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包括技能评估、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产教深度融合,开发课程资源。学校根据公司实际岗位需求,每个专业设置了与大赛相关的个性化课程。与多家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了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以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连。
课赛有机融合,优化课程设置。校赛实现了专业全覆盖、学生全覆盖,将大赛内容融入课程设计,作为检验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水平的抓手。学校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包括理论考试、实际操作和作品展示等,促进人才培养改革。
岗课赛证互通,创新培养模式。学校将岗位实践考核、专业课程评价、技能大赛获奖、技能证书获取的途径相互打通,满足条件可相互置换,让学生在专业化、个性化发展的平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风采。
叁类队伍梯队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做好参赛选手、指导教师和大赛专家叁类队伍的梯队建设?
学校注重选手的选拔和训练。通过课程展示、课程考核、校级技能大赛等环节,从全校范围内选拔出优秀选手进行培养。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和标准,确保选手们在比赛中能够稳定发挥水平。学校还邀请了公司专家对选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选手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学校注重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的提升。通过校内选拔和邀请公司专家授课等方式,组建了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指导教师队伍。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研讨会,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此外,学校还建立了完善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确保执教质量。
学校注重培养专家队伍的权威性和专业性。通过遴选和邀请行业专家等方式,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大赛专家队伍。通过制定详细的指导计划,确保专家们能够全面了解比赛的规则、流程和评分标准。此外,还建立了完善的咨询平台,方便专家们及时交流和分享经验,对比赛规程进行充分的研究。
2023年,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10金、11银、12铜;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6金、2银,创历史新高。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也在比赛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技能大赛不是目的,而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不少学生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进一步的深造和就业机会,踏上了更高的发展平台。”学校党委书记沉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