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浙江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对无人机总装技术技能人才的紧迫需求,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无人机总装现场工程师为目标,在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指导下,与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校企战略合作关系,“政行校企”合作共建“彩虹无人机现场工程师学院”,聚焦彩虹无人机产物总装岗位的能力要求,创新构建和全面实践“校企协同、工学交替、育训结合、能力递进”的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成立彩虹无人机现场工程师学院,保障现场工程师培养工作有效实施。“政行校企”合作共建彩虹无人机现场工程师学院,并成立彩虹无人机现场工程师学院发展理事会,明确项目相关事项的决策程序和各方职责,为校企联合实施现场工程师培养工作提供组织保障。理事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成员由“政行校企”相关人员共同担任。理事会下设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创新发展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日常教学组织、指导和管理等工作,创新发展委员会负责发展决策咨询、政策谋划和创新管理等工作。
充分发挥“政行校企”多方优势,推进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机制。依托彩虹无人机现场工程师学院,用好产业园区现有的人才硬件等资源,充分汇聚“政行校企”多方资源和优势。实施过程中,坚持标准引领,校企共同开发彩虹无人机总装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遵循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在“认岗、跟岗、轮岗、顶岗”的过程中有效提升现场工程师学徒的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推进构建“平台共建、标准先行、阶段递进、资源共享”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实现“政行校企”同频共振,共同培育彩虹无人机总装现场工程师人才。
共同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校企一体化开发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双方基于“平台共建、标准先行、阶段递进、资源共享”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知识、技能、意识、综合”四层次能力递进式课程体系,明确“认岗、跟岗、轮岗、顶岗”四阶段课程设置的学习目标:认岗阶段,培育热爱无人机制造工作的情怀;跟岗阶段,掌握岗位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轮岗阶段,掌握胜任岗位所需项目管理理论知识与综合技能;顶岗阶段,具备无人机总装生产线运行、管理及协调能力,能胜任无人机产物总装岗位工作。
基于真实生产任务开展毕业设计。梳理彩虹无人机总装现场工程师的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基于“无人机装配单元机械装调、电气装调和整机联调”等现场真实工作任务创设毕业设计任务,配备学校公司“双导师”,双元评定毕业设计成绩。公司导师侧重公司技术方面的指导,评定学徒平时表现、设计质量并参与现场答辩。学校导师侧重设计文档方面的指导,负责选题把关、审核文档规范性、评阅论文以及和公司导师共同参与现场答辩。构建基于公司岗位真实生产任务的毕业设计评价方式。
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小班和分组教学。采用小班和分组教学,整体上构建“认岗熏陶、交互训教、交替顶岗”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验证、仿真、实践相结合,单项实训、课程实训、项目实训、综合实训、岗位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第一学年的公共基础课、通识任选课和专业平台课等课程主要采用“集中”教学形式;第二学年主要采用“集中+分散”模式进行专业彩虹无人机总装现场工程师岗位课程和单列实训课程的学习,并分组分批到现场进行岗位实践和轮训;第叁学年按照“师带徒、轮岗实践、顶岗实习”的形式,将学生分散到真实岗位上,通过学徒承担具体工作,现场教学进行学习,实行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
校企交替开展教学。结合课程内容和授课形式,明确校企导师负责的教学任务分工、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在校企共同承担及公司独立承担的课程交替实施中,依托公司岗位的真实生产任务及模拟岗位工作的教学情境,体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特色。学校教师全员参加公司集中培训和岗位实践,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学校与公司人员双向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推动专业教师与公司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及时完善相关实践知识体系。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首批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试点院校,通过“政行校企”合作共建“彩虹无人机现场工程师学院”,创新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无人机总装现场工程师人才,持续有效赋能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成为引领浙江无人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产教融合型公司,助力台州湾新区打造通用航空“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