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结合学校信息技术专业特色,始终坚持“数字+合同管理”路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学校合同全流程闭环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实现了合同一体化管控、智能化审批、全生命周期监管,以合同管理具体业务“小切口”推进学校法治建设“大提升”,为全面依法治校提供有力支撑。
一、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健全体制运行新机制
学校高度重视合同管理工作,把合同管理工作作为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方式和推进学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破解传统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效率低下、数据无法互通共享、无法实现动态管理等问题,学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合同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实现合同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及时完善《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同管理办法》,增加《合同管理数字化实施细则》,明确了数字化实现路径。设立“合同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全校合同管理,下设“合同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具体负责全校合同管理工作指导、业务咨询、协同论证、合法审查、履约监督、风险预警等工作,创新合同管理体制,实现学校合同管理专业化、集成化、系统化。
二、强化数字化建设,打造合同管理新流程
学校法务办公室与各合同业务主管部门经过多次论证,以流程驱动业务管理,对合同起草、审核、签署、履行、监控和归档等环节流程进行再细化、再优化,在自有信息化设施基础上,新建、修改了3条合同相关业务流程,设计、开发了3个系统接口,建成合同管理系统、电子签署平台。
一是无纸化审批,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效率一直是合同管理审批过程中所追求的,传统的纸质合同审批过程是层层通过纸质签字进行传递,耗时耗力,学校通过建立合同管理系统,实现“一网通办”“一键完成”,节省时间、减少成本。同时,开设了“法律法规库”“合同文本库”“合同条款库”,结合实际制定合同示范文本20余种,为起草单位高质量拟定合同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是数字化监管,监督合同履行。强化事中合同风险管控,按照合同履行节点,在合同管理系统中设置及时提醒、风险点智能提醒和合同履行情况(现场照片、进度说明等)等模块,所有材料数字化上传,实现合同全过程跟踪和全流程监管,实时监控、预警合同履行情况。同时,依托“合同管理系统”,建立了合同风险问题数据库,强化在库数据信息分析识别能力,构建了合同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大大降低了合同法律风险和履约风险,有效提升合同监督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叁是系统化整合,实现信息共享。依据数据交互需要,学校设计、开发了科研系统接口、合同管理系统接口、数字档案馆系统接口,通过接口完成结果数据(合同关键字段、合同附件、合同审批过程)的推送,将合同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关联互通、信息共享,保证了信息统一和快捷检索,实现业务数据的归集整合、审批过程全记录及电子归档。
四是个性化设置,满足发展需要。合同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考虑到学校合同管理过程及控制机制的复杂性、流程快速迭代、灵活配置等特点,学校提早谋划,选用低代码平台,实现合同管理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可及时响应后续变更的业务需求,不断打磨业务流程,为师生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信息化服务。
数字化合同管理流程的建立使一份合同从起草到审定的时间由过去的15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无论是部门起草合同、法务办公室合法性审查,还是相关部门反馈意见、法律顾问及合同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审定的执行效能均有了显着提升。
叁、强化能力提升,构建专业化工作新格局
一是夯实工作队伍基础。健全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校内外多名专兼职律师作为法律顾问,组建法律咨询顾问团,协助开展合同相关的法律审核、咨询论证、纠纷指导等工作。学校各部门全部设置合同管理员,负责本部门的合同管理工作,各部门合同管理员在学校法务办公室和法律顾问的指导下有序开展工作。
二是加强业务能力培训。学校法务办公室定期邀请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到校开展合同管理员培训,就合同法、民法典、合同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方位培训,帮助合同管理员提升业务水平。针对阶段性出现的问题,定期对合同管理员进行培训,同时在合同管理员工作群不定期发送合同审核风险点,不断提高合同审核水平。
叁是强化信息化素养提升。开展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合同管理工作。举办合同管理信息化工作专题培训,通过操作演示、流程步骤说明、流程细节疑问答复,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保证合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