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为笔 绘制“双高”建设新画卷·浙江篇
“毕业生本地就业率有多少?”“毕业生能否适应公司生产岗位技术需要?”“学生升学需求与高质量就业两重诉求怎么兼顾?”面对政府部门之问、公司之问、家长之问,杭州市富阳区职业高级中学于2022年开始实施职业教育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着力破解因中职教育转型为职业教育的基础而产生的学生升学深造和地方产业迫切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之间的矛盾,提升职业学校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学校在富阳区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联合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区域行业高新公司杭州富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方圆塑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火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等开展深度合作,推进“政府部门、中职、高职、行业、公司”五方参与的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创新一体化建构、实体化运行、精准化培养举措,成为浙江省首批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单位,为浙江长学制人才培养提供示范方案。
学校校长彭哲敏说:“希望通过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打造‘中职高职一体、培养培训并重、政校行企协同’的新型中职学校,实现职教办学重心‘下沉’、人才培养规格‘上移’,为助力富阳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升级、推动富阳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星城范例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让富阳子弟能够在家门口接受优质高职教育。”
“目标导向+多维协同”
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五年制一体化人才培养特点和要求,聚焦为富阳优势产业培养输送“留得住、用得上、可持续”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目标,学校与联办高职、合作公司共同构建了“目标导向+多维协同”的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遵循五年制学生成长规律,结合专业特点,丰富校园社团文化,融入产业文化、公司文化,构建具有高职特点的校园文化和管理方式,创设适合五年制学生特点的成长环境,构建“叁全育人”思政育人体系,提高学生对学校、公司、职业的认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设计一体化课程体系。按照五年制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体化设计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公司典型生产过程为线索设置课程,构建“基础课程模块+岗位核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选修课程”的课程体系,按五年的教学进程系统性安排课程,做到五年课程的衔接贯通,发挥长学制优势,培养具有“高职学历+复合技能”适应产业的技术技能人才。
建设一体化教学团队。根据五年一体的教学需要,通过高职院校派出、中职学校培养、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式,建设兼具中职思维和高职思维的一体化教学团队,解决了衔接课程和高职课程的师资问题,承担五年制人才培养的方案制定、课程实施等工作。
“产业学院+公司学区”
搭建实体化运行平台
为确保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项目有序推进、有效落实,学校搭建了“产业学院+公司学区”的实体化运行平台,解决了项目实施过程中资源保障、队伍建设等核心问题。
搭建“五方协同”的产业学院实体平台。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门发文,依托富阳区职高成立“智能装备技术产业学院”,五方协同建设一体化实体平台,协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作为这一实体平台的标志性特征的五年制高职阶段校园建设项目,将于2024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工程建设。
拓展“一聚四化”的公司学区育人单元。为促进合作公司深度融入五年制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聚焦公司育人主体功能发挥,依托公司建立集工作、学习、生活于一体的“公司学区”,形成工学融合的“教学化”公司环境、构建轮岗晋岗的“矩阵化”课程体系,设计岗位共导的“协同化”教学策略,建立岗位多证的“多样化”评价标准,实现了校企合作机制长效化。“公司学区”人才培养模式获评2023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建立“多跨协同”的项目管理机构。为保障产业学院科学高效运转,成立由区教育部门牵头、各部门协同、中高行企各方参与的产业学院工作领导和协调小组;设立产业学院执行机构,负责贯彻领导协调小组决策和产业学院日常运行管理;任命各公司学区人力资源,负责落实产学研合作项目和工学交替渐进式轮岗实训协调组织事务。
创新“共建共享”的项目运行机制。为发挥产业学院平台优势,实现资源融通整合,建立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监督评价机制、资源投入共享机制等,调动合作各方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项目驱动+工学交替”
实施精准化人才培养
与公司合作建立了“现场工程师”“典型生产实践项目”等人才培养项目,通过项目驱动提升岗位能力,工学交替精准培养公司所需技术技能人才。
项目驱动提升岗位能力。与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依据现场工程师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优化课程结构,设置现场工程师岗位课程,通过轮岗晋岗、工学交替培养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SMT工艺技术员、电子工艺技术员、维修技术员、设备技术员”岗位的现场工程师。
学徒培养形成职业技能。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与浙江金火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数控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典型生产实践项目”,围绕零部件生产加工、智能电气安装和数控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装配与调试岗位,按照公司“普工、技工、准工匠”培养标准,工学交替开展学徒制人才培养,形成公司核心职业技能。
文化浸润培植职业精神。通过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践行,文化浸润培植职业精神。一、二年级学生通过公司参观、公司讲座等形式,了解、认知公司文化;叁、四年级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实施生产实践项目,理解、认同公司文化;五年级学生通过在公司的轮岗、顶岗实习,践行公司文化,形成职业精神。
通过创新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体化产业学院运行平台、精准化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高职引领作用,有效调动公司育人主体功能,激活中职办学内生动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区域一体化学生在课程教学等方面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在2023年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试点赛“数控技术”比赛项目中,学校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组队的参赛团队获得全省一等奖。区域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实施以来,生源质量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优质公司申请参与合作培养,区域高素质技能人才“蓄水池”功能初现。广东、山东等省内外兄弟职业学校先后来校实地参观交流。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学校“扎实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培养,助力实施产业强区主战略”项目获评富阳区“调研一件事”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