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走过一条从雷同到不同、从不同到协同的发展路径。
从“丑”到“贬”
从层次到类型的转变
从整体上看,我国职业学校参照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评价模式较为明显,职业教育研究相对薄弱,再加上用人方面的唯学历倾向和职业教育办学体系不健全等诸多原因,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呈现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丑”型。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宗明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从政策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从法理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比较由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丑”变成了两条腿大体相当的“贬”。职业教育从位居普通教育之下的层次教育到与普通教育并列的类型教育,是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架构。
从“贬”到“础”
从并行到交叉的应变
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构建了职业学校教育(中等、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和职业培训并重的体系。但是职业教育并不意味着与普通教育是井水不犯河水的泾渭分明关系。从学校教育体系看,我国义务教育学段不存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分,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入口”是普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除少部分直接就业外,大部分升学的学生“出口”既可以是高职院校也可以是普通高校。职教高考制度不仅使中职和高职完成了类型内的衔接,而且实现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类型间的渗透。从政策层面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读期间也可以变换轨道进入普通中学接续学习,反之亦然。也就是说,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入学前、在读中和毕业后均要与普通教育打交道。另外,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也为职普融通提供了便利,如普通高中将逐步分化成学术高中、综合高中、职业高中、艺术高中等不同的类型。如若过分强调类型教育的独立性,那么就犯了画地为牢故步自封的错误,从本质上说不符合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和发展性的要求。具体到一个学生,不管是选择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类似登山只是从不同的山脚出发,一路领略的风景不同,最终都能达到相应的高度,殊途同归而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从并行到交叉是一种理性的相向而行的必然归宿。
从“础”到“齿”
从系统到跨界的突变
职业教育是开放的教育,是融合的教育,是跨界的教育,是整合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必须跳出教育看职教,跳出教育办职教。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叁教”协同创新是站在教育的视角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而“叁融”是跳出教育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种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作用绝不仅仅是教育、科技和人才等几个方面简单累加,而是教育链、科技链、人才链、创新链等多维度的交织、交互、聚合、激活和裂变。职业教育要培养堪当大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必须跨越公司与学校、工作与学习、职业与教育的藩篱。跨界的职业教育必须遵循跨界的规律,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知行合一的办学之路。职业教育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符合职业规律,还要契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把新手培养成专家,实现从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到首席技师的晋级。借助国家资历框架实现技术技能人才与研究型学术型人才的等值和互换,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突破和创新。职业教育突破教育疆域,与产业和科技融为一体,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必然诉求。
从“齿”到“翱”
从协同到一体的质变
如果说“跨界”是职业教育实然的属性,那么“无界”则是职业教育应然的追求。当前职业教育正在发生五大转变:一是改革重心由“教育”转向“产教”,二是发展路径由“分类”转向“协同”,叁是功能定位由“谋业”转向“人本”,四是服务场域由“区域”转向“全局”,五是办学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五个转变是职业教育服从、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动作为和积极变革。职业院校无论是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是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关键能力是基础,提高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是内因。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既取决于向内的提质培优,又取决于向外的融合协同,而且向外的融合协同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第四代评估认为产业、公司、行业和社会掌握着技术技能人才质量的评判标准。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否达到了高阶的水平,可以参照元代管道昇的《我侬词》:“把一块泥,捻一个尔,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尔,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恰如斯,职业教育在服务产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自我跃升和蝶变。职业教育在坚守类型定位中打破类型限制,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抉择。
有教无类是对教育的一般要求。有教有类是职业教育适应受教育者先天禀赋和兴趣爱好需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元需要,顺应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有类而无定类是职业教育突破自身实现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革命性重塑。
(作者系江苏省徐州市张集中等专业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