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作为重要就业群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把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培育更多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最终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强化价值引领 把好学生“思想舵”
为贯彻落实国家“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引导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全员参与、全员育人、全员联动,引导毕业生树立远大理想,厚植爱国情怀,激发学生核心内驱力,唱响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主旋律。
强化价值引领,激发使命担当。2024年春季学期伊始,学院领导、中层干部担任政治辅导员,深入联系新生班级讲授“开学第一课”,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讲就业。学院领导干部带头开展各类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从进入大学之日起就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扣好就业“第一粒扣子”。
优化就业指导,树立正确就业观。学院积极构建以“思政课+课程思政”为“第一课堂”、以“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为“第二课堂”的联动育人模式,教育引导大学生准确看待当前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就业机遇,合理设置就业预期,帮助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优化择业观、就业观。
聚焦全员育人,齐抓共管促就业。任课教师在课堂讲就业、辅导员在班会讲就业,在大一年级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在大二年级进行职业发展指导,在大叁年级进行就业创业指导……教书育人讲就业、管理育人讲就业、服务育人讲就业,营造“人人就业育人”“时时就业育人”“处处就业育人”的氛围。
聚焦产教融合 把稳就业“定盘星”
学院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办学模式,不断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提升学生综合职业技能水平,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专业建在产业链,提升人才培养契合度。学院瞄准“新兴产业、新兴行业、新兴职业”,紧扣产业设专业,开设并优化以电子与信息、装备制造、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专业为骨干的54个专业,对接江西省重点产业,不断增强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的适应性和融合度,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为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瞄准行业标准,提升就业市场匹配度。各专业课的教师利用假期进入公司开展社会实践与调查研究,把公司的新技术学回来并引入课堂,教学和就业融合的现象在学院蔚然成风。学院与公司积极共建产业学院,推进“校中厂”“厂中校”育人模式,教学和就业紧密融合,实现毕业就能上岗。
做强做大平台,搭建人才资源立交桥。学校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牵头建设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涵盖“政、行、校、企、研”等成员单位152家,为校企人才对接搭建了供需平台。同时,学院积极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发展,整合高等院校、公司、科研院所、产业联盟资源,有序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深度融合,实现协同育人。目前,学院与卧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等210多家大中型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06个。
拓宽就业渠道 架起就业“立交桥”
拓宽就业渠道稳就业。学院深入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开展党委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挖掘岗位增量,提供更多优质和精准的就业信息,带动全员参与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领导带队访企达380多家,拓展就业、实习岗位9000多个。同时积极邀请优质公司进校园,先后举办各类校园招聘会290场,提供就业岗位5万多个。
创新招聘模式促就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化身“网络主播”,将公司、岗位搬上网络,为更多的毕业生搭建交流平台,精准推介岗位,积极推动就业。学院领导走进直播间为毕业生“代言”,让毕业生感受到“足不出户、一键求职”的周到与便捷,取得了良好效果。各二级学院还邀请公司到校开展线下宣讲,打造校园招聘、网络招聘、直播带岗“叁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受到学生、家长、公司的一致好评。
强化指导帮扶保就业。精准掌握困难群体毕业生情况和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建立领导干部结对帮扶机制,落实“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并向每名重点帮扶毕业生按照不少于5∶1的比例优先推荐岗位。帮助更多有困难、有需要的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困难毕业生实现全部就业,实现就业帮扶全覆盖。近年来,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工作始终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