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歌儿满天飞,好像淮水滚滚来”。一阵铿锵的鼓乐响起,花鼓灯演员挥动着五颜六色的扇子跳跃翻腾,灵动优美的舞蹈,粗犷高亢的唱腔,频频博得观众喝彩。这是端午节期间安徽省颍上县职业技术学校花鼓灯社团的表演现场。
花鼓灯是传播于淮河流域的一种融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颍上花鼓灯舞蹈动感强,节奏紧促有力,动作韵味十足,架势变换频繁,表演场面炽热欢腾,地方特色浓郁,深受群众喜爱,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方芭蕾”,又有“淮畔幽兰”的美誉。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国家重视“戏曲进校园”工作。安徽省颍上县职业技术学校回应当地文旅产业对专业花鼓灯人才的迫切需求,与颍上花鼓灯艺术团展开全面合作,设立了花鼓灯专业,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共同探索非遗艺术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融合之路。据学校花鼓灯专业负责人汪军介绍,自2015年专业开办至今,学校已培养了240余名花鼓灯专业人才,让淮畔这朵幽兰根深叶茂、花期长久。
理实一体 滋养幽兰之根
学校与颍上县花鼓灯艺术团紧密合作,通过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建立完善的“项目教学”实践课程体系,有效解决了实训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与实际工作脱节的问题。学生在真实的表演场所中锻炼,岗位适应能力和表演能力得到显着提升。
为了提高学生理论学习水平,学校组建了高质量的专业教学团队,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花鼓灯表演艺术家“挑大梁”。同时,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学校特聘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玉华担任专业带头人。年逾古稀的陈玉华15岁开始传习花鼓灯,创新使用了叼扇、揉扇和背扇等扇花舞台表演形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是颍上花鼓灯重要传承人之一。她认为花鼓灯的传承不仅关乎技艺,而且承载着对传统文化和家乡的深厚情感。每个学习者都应怀揣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尊重,这正是花鼓灯得以流传的根基。在她的教导下,学校一批又一批年轻人走上传承花鼓灯艺术的道路。
为了让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扎实推进非遗“进社团、进专业、进社区”教学模式,打破了非遗艺术家族式、手口相传的传承局限。学校从2019年开设花鼓灯社团,向全体学生开放,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宣传了非遗文化、普及了非遗技艺,同时也丰富了学校的德育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系统化、专业化。另外,花鼓灯专业学生积极参与花鼓灯艺术团每年在全县社区、文化广场的演出,为全县10个乡镇花鼓灯传习所提供技术支持。
非遗“叁进”模式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宣传了非遗文化,还使年轻一代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扩大了传承人才培养面,为非遗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产教融合 丰茂幽兰之叶
学校与当地花鼓灯艺术团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教学内容紧密贴合剧团需求,由剧团提供实习条件与资金支持,助力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在校期间享受助学金补助,品学兼优者还有机会获得奖学金。
培养模式采取两年专业学习与一年实习相结合。学生毕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可直接进入剧团工作。学校实行全员顶岗实习制度,学生在校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后便进入剧团实训基地,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训练、排练、演出。随后,学生以剧团员工的身份进行顶岗实习,深入体验公司文化,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如今已经是当地花鼓灯剧团演员的王建成说:“多亏在校期间有大量的演出经验,让我很快熟悉了这方舞台,所以第一次正式演出时没有太多紧张感,发挥非常理想。观众的认可让我对自己的未来更有信心。”
此外,学校还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尝试自主创办经济实体,承接业务。学生在这种模式下既是学生又是员工,学习与工作相辅相成,既了解了剧团需求,掌握了经营知识,又提升了专业技能。
坚持传承 催发幽兰之花
颍上花鼓灯是颍上县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一张闪亮的世界名片。花鼓灯艺术团多次外出参赛交流,代表中国参加在韩国首尔由亚太文化艺术研究会举办的第七届国际舞蹈大赛,并荣获唯一金奖与指导奖,还曾获得世界舞蹈之星大奖赛暨第叁届“跨越太平洋—中国艺术节”大奖。
学校为非遗传承发展及文化繁荣培养专业的文艺人才,通过与全国艺术院团及各地旅游景区的深度合作,以及网络电视等多媒体的全方位展示,为培育出的专业技术人才铺设了坚实的就业之路,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方向,为大力推动和深化校企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先后被评为省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和校企合作示范学校。2021年,在阜阳市中职学校第七届文化艺术节展演上,颍上花鼓灯《淮水舞韵》荣获舞蹈类一等奖;2022年颍上花鼓灯《淮水欢歌》参加安徽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荣获一等奖;2023年花鼓灯专业学生应邀参加阜阳市职业教育活动周职业院校办学成果展。
据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林仁明介绍,下一步学校将坚持“教育+”的发展路径,与颍上县花鼓灯艺术团共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为地方经济发展与技能人才培养继续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颍上县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