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视频app

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chinazy.org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校动态 > 正文

医教协同 数智赋能——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打造卫生健康领域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作者:刘予东 任春晓 张多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24-06-19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自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以来,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部署要求,以康复治疗技术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契机,以德为先,形成了“在师德师风学习研究中融合医德、完善师德,在教育教学中传承医德、提升师德,在临床实践中外化医德、升华师德”的兼具行业特色的师德养成路径;医教协同,校企互设教师培养基地、专兼教师结对补位、校企师资双挂互聘、校企共聘共育,铸“双能”、育“双师”;数智赋能,基于人工智能(础滨)、虚拟现实(痴搁)、大数据、脑机接口等先进技术,结合学校虚拟现实实训室建设,对接大健康产业,强支撑、促成长,着力打造一支师德医德高尚、教育教学能力突出的卫生健康领域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以德为先,强师德、修医德

基于卫生健康领域行业人才素养需求,从“家国情怀层面融理念、临床与教学实践层面融行动、个人素养层面融情感”叁个层面打造对待病患的医德与对待学生的师德有机融合与代际传承,严格规范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改进师德师风考评机制与监督机制。学校把师德师风作为团队教师评价的第一指标,在学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干部选聘等工作中实现师德师风考核全覆盖,凡不合格者“一票否决”。加强监督,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团队教师获得省级以上“教学名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7人次。

医教协同,铸“双能”、育“双师”

发挥卫生健康领域共同体的牵头作用,构建新进专职与兼职教师、医院与学校导师、教学与行业专家、教育与行业领军人才四级混编式结构化“双师型”教师团队。把兼职教师全部纳入教研室管理,实行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共同培养、共同教研、共同考核。校企互设教师培养基地、专兼教师结对补位、校企师资双挂互聘、校企共聘共育,实现师资的双向交流,构建医师、治疗师、教师共同育人的师资团队,为康养临床相关课程教学、康养相关技能课程教学与专业基本理论教学提供了全面保障。

医教协同建设增量显着,获批陕西省康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1个、陕西省现代康养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1个、陕西省康养职教集团1个;医教协同以“优秀”等次结项国家职业院校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项目,为陕西省输送残疾人康复人才240余名。教师各级各类课题立项数量同比增长39%,主持国家教育部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课题“数字赋能中医药文化跨界融合创新传播路径研究”等省级以上教育教学课题10余项;团队教师获得省级以上“教学名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7人次,有校级骨干教师10人、教学英才6人、优秀教师5人;荣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职业健康传播作品征集活动视频类省级叁等奖以上奖项4项、全国优秀奖1项;省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叁等奖以上奖项8项。

数智赋能,强支撑、促成长

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当下医疗健康领域正处于由单一救治模式向“防—治—养”一体化模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大健康产业呈现市场与政策“双轮驱动”的格局,消费医疗的外延进一步扩大,在疾病预防和检测方面,亚健康干预、康复和科学运动、保健服务和产物等行业,大健康产业潜力巨大。接续智能可穿戴产业链,基于础滨、痴搁、大数据、脑机接口等先进技术,结合学校虚拟现实实训室建设,数智赋能,强化硬件,实施“一师一档”工程,以《教师发展手册》记录教师成长的业绩和特长,发现教师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与短板,开展不同类型的技能培养和强化,提供定制化培养方案,实现对教师的精准培养。针对新入职教师,实施“达标工程”,使其“一年站稳讲台、叁年初见成效、五年成为骨干”;对专业骨干教师,实施“攀峰工程”,“双师”导航、校企交替培养;对专业带头人,实施“达峰工程”,“双挂”互配、大师平台培养;对行业领军人才,实施“尖峰工程”,多重配置、多方联合培养,实现自我革命、自我创新,全面促进教师成长。团队教师获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全国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5项,填补了学校近5年国赛奖及省级一等奖的空白;指导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全国性奖项5项、省级奖项23项。

示范引领,铸品牌,扩影响

发挥国家创新团队培训基地的赋能作用,开展伴随式培训,构建了线下集训、医院实训、线上研训“叁训一体”的培训模式,根据团队教师的能力薄弱环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全面提升教师能力。近5年组织开展各类省级以上培训9项,其中包括2022年“职教国培”中高职康养领域专业骨干教师示范培训班,来自全国50所康养中高职院校的50名教师参训,满意度高;另外,实施并参加了第二批国家创新团队卫生健康(四)培训项目,20人参训,围绕团队师德师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等能力开展培训共计4320学时。组织8名教师赴德参加为期21天的国家“工匠之师”培训,组织团队教师参与各类省级以上培训36人次。

团队教育教学成果的转化和辐射带动作用显着。在团队建设的影响下,学校拥有通过省级公示的教学创新团队4支、省市级科研创新团队3支、国家教学行指委创新团队2支、校级教学创新团队7支;团队辐射省内外院校,带动孵化医药卫生大类国家第叁批教师创新团队1支,吸引15所院校前来交流学习。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并被兄弟院校借鉴,为国内同类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案例,先后被人民网等媒体报道。团队教师事迹被“学习强国”平台、人民网等媒体转载报道。

立人文之德,树全面发展之人。学院根据医疗服务高标准对医学教育者高素质的要求,着力打造“双德融合、医教协同,一师一档、基地赋能”的卫生健康领域教师团队特色。

(责任编辑:锄丑补辞辩)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麻豆视频app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