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河畔,敬业街旁。望天山雄阔,揽岁月浩荡。四十余载办学史,一千多亩新学堂。
2020年,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对兵团的定位要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由乌鲁木齐市整建制迁址至第二师铁门关市,自此开始了擎使命、勇担当的新里程。学院秉承“厚德强技 爱国荣校”的校训,践行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锻造高素质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以教育新优势巩固拓展维稳戍边新优势,力争建成兵团领先、新疆一流、国内知名,集职业教育、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院校。
扎根兵团办教育 推进职教高质量发展
学院积极对接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置装备制造、能源动力与材料、土木建筑、电子与信息等16个专业大类46个高职专业。现有专业群10个,其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群为首批兵团高水平专业群,土木建筑专业群、旅游专业群是学院重点建设的优势特色专业群。建立专业随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紧缺专业增设现代农业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等专业,专业与专业群结构总体合理。
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加强与行业公司的深度合作,深耕学院、公司、机构多元育人模式,把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公司需求侧进行全方位融合。面向重点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职业场景下人才紧缺技术岗位,对接匹配职业教育资源,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
学院以实施“科教融汇”为抓手,将科技创新融入培养人才全过程,不断创新“以研促教,以研育创”的人才培养模式。2023年,获批工信部门“智能制造与自动化”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实现校企双主体联合推进德育与技能、专业与创新教育融合。开展“教科研交流周”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科研氛围,将科技创新融入教师队伍建设,有效提高学院教师的科研水平。充分发挥大师工作室、技能工作室、技术创新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积极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2023年,立项兵团级课题9项,教师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着作32部,获得知识产权项目数量17项,其中专利授权数量7项,专利转让数量14项。
服务兵团基层 助力乡村振兴
学院充分发挥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作用,依托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高水平师资队伍,以兵团支柱产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为导向,面向兵团各行业劳动者、团场转移就业劳动者、公司职工等群体,开展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同时积极拓展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安全生产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等工作。通过培训,帮助劳动者在创业致富方面的实用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实效目标,为兵团培养一批高素质、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近年来,累计开展各类培训认定10万余人次。
学院积极拓展非学历教育培训,加强与政府部门、公司、行业的合作,努力培训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举办兵团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培训、兵团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培训、农药经营许可证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老年教育培训、健康教育培训等具有特色和品牌效应的培训项目,培训整体满意度达99.6%。
精准服务行业公司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学院重点围绕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兵团七大主导产业和21条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深入推进延链补链强链,以满足兵团产业发展需要为主线,建立对接产业、动态调整的专业建设发展机制。瞄准兵团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开设智慧水利技术专业;聚焦数字产业化,开设大数据专业;立足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建筑业,做强机电一体化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紧扣兵团优化提升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二产业、升级发展第叁产业目标,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集群。
学院聚焦区域中小公司技术难题、产业转型需求,在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进行科技创新、技能传承和成果转化,积极推动科技研发与区域产业发展融合。学院师资团队向新疆昆仑钢铁有限公司提供烧炉取样器、竖炉42辊圆辊筛等技术改造服务。学院通过为公司提供设备研发关键技术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推进区域新旧动能转换和公司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职教智慧与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