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为本,立德树人
潇湘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一个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创新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学校经过8年的探索与实践,扎实推进工匠精神教学改革,构建了新时代民办高校工匠精神育人模式,即实施“一目两育叁融四创”工程的育人模式,培养技能型工匠人才,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育人目标。
两育结合,铸魂育人
着力实施工匠精神课程育人和文化育人。学校在全面重视“叁全育人”和“十大育人”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建立工匠精神课程育人机制和工匠精神文化育人机制,推进工匠精神课程建设和构建工匠文化体系协同育人。为加强工匠精神课程建设,学校党委制定并发布专门的文件,即《对于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实施意见》。瞄准好特色课程建设目标,制定了“五个一流”建设方案:一流的师资队伍。除校内已拥有一支专任教师队伍外,还专门聘请了一批高水平的兼职教师,包括全国劳模、大国工匠,使工匠精神教育的师资队伍,实现了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一流的课程建设标准。敢为人先,制定工匠精神课程建设标准。一流的教材建设。实现了从自编教材到出版国家规划教材的历史性跨越。一流的授课方案。一流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与此同时,建立和健全工匠文化育人机制,营造工匠文化校园。着重建立“四个机制”:一是建立理念引导机制,培育工匠精神。学校明确并强调工匠精神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将其纳入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二是建立师资队伍培训机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出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措施及其认定办法》,使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50%;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匠大师、高级技师等担任兼职教师或导师,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工匠精神素养。叁是建立校园文化建设机制,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定期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建设学校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师生提供工匠精神学习平台。组织各项比赛活动,学生开展讲工匠故事、工匠之星技能竞赛等活动,弘扬工匠精神,树立学习榜样,激发学生对工匠职业的尊重和向往。四是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将工匠精神科研成果转化为精品教材、特色教材,实现科教畅通、教研贯通、研学互通。
叁融并进,协同育人
大力推进工匠精神教育与校企合作、思政课教学、专业课教学融合,建立育人资源整合机制,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一是校企合作,开展深度融合教育。学校与大汉集团旗下的湖南大汉工匠云服务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教育,签订了《工匠精神合作教育协议》。大汉集团倡导的核心理念即“工匠精神创造美好生活”,学校扎实有效地践行这个核心理念,按照“目标共同、机制共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实行了“四个共同”:共同制定教学基本文件,制定教学方案;共同编写教材,成立教材建设委员会,常态化研究教材建设问题,实现了从自编教材到国家教育部门规划教材的大跨越,先后编写出版了《工匠精神教育》《工匠精神创造美好生活》《劳动教育与工匠精神教程》叁本教材;共同录制教学视频,组织教师或专家到湖南省教育电视台录制线上课程;共同开展教学研讨,互相交流经验,推动教学向纵深开展。
二是工匠精神教育与思政课教学融合,工匠精神成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注重增加大国工匠优秀事迹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以此为榜样,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叁是工匠精神教育与专业课教学融合,将工匠精神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匠精神教育内容覆盖全校各个专业。各专业具体培养方案都有所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规定要培养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技术型人才。
四创并驱,守正创新
竭力创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和教学基地。
一是创新教学理念,使工匠精神育人模式时代化。实现美好生活需要奋斗,需要有新的理念,大汉集团和潇湘职业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确定必须遵循工匠精神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这为提高思政课育人效果提供了理论遵循。
二是创新教学内容,使工匠精神育人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不断更新教材内容,使之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并且能够与时俱进,将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叁者有机融合,实行“叁种精神”协同教育,互相促进。
叁是创新教学评价,使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更加规范化。突出过程性评价,将学生工匠精神课程学习情况和参加实习实训期间表现情况纳入评价体系,实现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结合。
四是创新教学基地,使工匠精神育人平台稳定化多样化。强化实践教学,多管齐下建立教学基地,实行教学主体多元化,教学基地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