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是一项集成工程,核心力量是建立政府、行业、公司、学校协同合作的发展机制,核心目标是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参与办学格局的转变。从国家及地方的政策中可以看出,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十分鼓励公司参与并推动多元办学,建立校企命运共同体,厚植公司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积极研究具体的激励政策,推进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公司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实现多主体育人。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高水平专业群在建设过程中,构建了“产业学院—行业(专业)学院—教学创新团队—工作室”四层组织架构模式,产教深度融合,校行企全面合作开展多主体协同育人。在全过程工程咨询产业学院框架下,契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战略,结合数字建筑趋势,依托造价行业联合学院,共建数字造价专业学院,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共建模式,建立符合现代学徒制的“双师型”教师体系,为当地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专业人力支持,把数字造价专业学院建设成为具有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的现代职教专业学院。
发挥产业学院“新优势”
《对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构建央地互动、区域联动,政府、行业、公司、学校协同的发展机制”,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并发布11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其中,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多项重点任务,直接指向产教融合这一职业教育基本特征。
高职院校作为联合体和共同体的主体之一,应该承担起为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发展培养高水平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重任,当然人才的培养应该与产业园、行业公司共同进行,是产教融合背景下多元育人的机制。而产业学院应该是搭建在政、行、企、校之间实施政、产、学、研的有效平台,也是高职院校实施产教融合、对接产业园和行业公司的关键载体。
产业学院能够使学校获取公司与科研院所人才培养资源的使用权,满足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资源需求。产业学院是基于产学研主体战略发展需求而形成的一种较为长久、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满足学校人才培养战略实现的主观需求。产业学院作为各方联合培养人才的载体,为学校、公司、科研院所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产业赋能增质,促进产业升级提供纽带作用。
完善人才培养“新步骤”
基于现代产业学院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应按照以下叁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布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象选定。学校层面的产业学院建设最需要明确的是,基于产业主流技术的专业内涵定位和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这两个定位决定了寻找什么样的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在专业群对应的产业里面选取产业主流技术,掌握主流技术的公司就是学校的合作对象。为此需要做好调研论证,以若干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公司技术负责人、行业协会专家等为访谈对象,围绕建设投入(为什么培养)、建设过程(怎么培养)、建设产出(培养得怎么样)等叁个维度,编制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相关的访谈提纲,进而通过开展访谈调查,形成调研报告。
第二步,映射——政校行企主体产教人才培养映射。分析政、行、校、企在产学研方面产业链、教育链、岗位链、技术链等的映射关系,形成映射关系图,明确各方资源(投入)与需求(产出),实现资源的充分供给与合理配置,明确各方主体的责权利,形成合作机制。
第叁步,形成产业学院运行机制并优化完善。基于模型发展策略,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进行假设模型的修正,之后再重新估计模型,建构与样本数据能够适配的理论模型,优化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调研报告,组织专家论证,最终形成产业学院运行机制。
发挥融合模式“新价值”
基于产教融合载体在全国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开展情况,未来可将理论研究成果发展成为实际运用的形式,为高职院校建立产业学院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提供可借鉴案例。
探索两种产教融合载体的运行机制。落实《对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政策,实现“一体两翼”产教融合。通过产业学院实现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职业院校的真实运作,是实现教育和产业互补互融、共生共长的载体。
为产业学院的运行提供借鉴方案。两种类型的产教融合载体各有异同。相同点在于建设原则都是要做到“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但在建设主体、改革重点和服务面向上各有侧重。市域产教联合体是区域性的,整合各类资源,重点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跨区域的,汇聚产教资源,发挥行业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引领和指导作用,重点服务行业产业发展。
总体来看,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实现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也是关键载体。作为公共组织之一的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赋能区域经济发展,对接产业发展要求,彰显经济和社会属性,必然要实施相应的管理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形成治理体系,实现整体目标。
(作者系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2023年度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搭建‘课岗证赛创’平台实施双元协同育人”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