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愿服务是高校共青团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是青年学生服务社会、成长进步的重要方式。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具有66年职业教育办学历史,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水为魂的办学理念,秉承“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校训,确定了立足水利、面向社会、服务一线的办学定位。学院充分发挥自身水利行业优势,立足本地,辐射周边,一路为水而歌,引领学生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成为践行者和推动者,努力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践行先锋,把绿色的种子播撒到祖国各地,逐步探索形成了“水利小屋——1+4+狈”志愿服务品牌,在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中彰显独特优势。
定位明确 内涵丰富
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并将其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进“叁全育人”的有效载体。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水利小屋——1+4+狈”志愿服务品牌,旨在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推动节水护水理念的传播和实践。“1”即“山东省水文化研究与水情教育基地”,以基地为依托,开展志愿者招募、节水护水志愿服务活动等;“4”即利用“水利小屋”开展节水护水公益宣传、节约水资源教育、河流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技术咨询与服务4项基本服务内容;“狈”即在4项基本服务的框架内开展的多项具体活动,力求每一项活动做到服务对象精准、服务内容具体。
模式新颖 标准规范
立足本地,辐射周边,以地方需求为导向,以乡镇、街道为基点,以“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公司、进农村”“五进”为服务对象,开展节水护水志愿服务活动,哪里有水利需求,哪里就有“水利小屋”。“水利小屋”严格按照“六有一落实”进行规范建设,即有统一挂牌、有办公场所、有志愿者队伍、有管理制度、有工作台账、有年终考核,落实开展节水护水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每个“水利小屋”设有项目对接员2名和不少于20人的志愿服务队伍,定期接受基地的指导和培训,以推进节水护水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水利小屋”把志愿服务融入日常生活,凝聚节水护水共识,贴近民生需求,让党的治水方针飞入寻常百姓家。自创立以来,开展了大量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普及节水护水知识,增强公众的节水意识。配套建立了掌上志愿础笔笔,方便志愿者进行活动报名、签到、记录服务时长等操作。通过提供技术服务,帮助用户实现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积极参与河流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工作,通过清理河道垃圾、种植水生植物等方式,改善河流生态环境,促进了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成效显著 影响深远
紧密结合水利专业特点,发挥优势,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新的节水护水方式和方法,推动了节水护水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共建成37个“水利小屋”,遍布山东省,注册登记志愿者由最初450人发展到2010人,参与志愿服务达两万人次。每年接待中小学、研学及社会公众接受水情教育万余人次,形成了多个志愿服务团队。水知识普及率不断提高,水资源节约效果明显。社区居民节水意识增强,“跑、冒、滴、漏”现象大大减少,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有效治理47条河流,处理垃圾点60个,解决“四乱”问题79处,实现岸绿水清。积极参与农村饮用水修复及处理工艺优化推广项目,5个乡镇水厂水质得到改善,每年节省成本100多万元。参与完成潍坊临朐九山、柳山灾后水毁工程重建、河道护坡修复等工作,承担山东省523座小型水库的雨水工情自动测报和水库安全运行及防洪调度项目。面向水利工作者、志愿者开展山洪灾害防治、水生态修复等专业技术培训,受益人数万人次,开展青少年水务课堂36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水润万物生生不息,涓涓细流汇聚成海。多年来,学校志愿服务紧盯祖国绿水青山,依托专业技术优势培育了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志愿服务活动被《齐鲁晚报》等各级权威媒体报道,服务团队多次被评为“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和省级“优秀服务队”,在山东省节水护水志愿服务领域始终走在前列,成为节水护水示范项目。项目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获评第一、叁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及国家节水护水示范项目。
截至目前,全校成立各级各类志愿服务团队43个,注册志愿者1.6万余人,建立基层服务基地110余个,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推动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携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