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视频app

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chinazy.org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校动态 > 正文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关键办学能力

作者:张华 李东方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24-12-17


近年来,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将提升办学质量和服务能力作为推进高水平院校建设的核心任务。以高水平专业建设为引领,系统聚焦教育教学、人才成长和学科建设等办学实践,提升关键办学能力,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切实提高教育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

教育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把握职业教育特点,遵循经验归纳逻辑,凸显实践特色,做到理念有指导,方法有支撑,治理有保障。

一是革新教学组织流程。系统推进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和实习实训等关键内核改革与重组,构建新型教学生产关系。按照“基本知识和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和软技能—学习效果强化—实际问题的完整解决方案”的进阶思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岗位或工作过程进行项目化教学,与项目教学配合开发新形态教材,教材内容随着教学周期进行更新迭代,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面向行业重点领域,积极发挥优质教材的示范引领作用,将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形成“校级精品教材—省级重点教材—国家在线课程和规划教材”递进梯队。

二是更新知识转化机制。结合行业需求,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丰富应用场景和教学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主持和参与4项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发挥青年师生党团员积极性,从专业背景挖掘工匠精神等思政育人元素的载体,组建“8090”和“00后”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打造“校级—市级—省级—国家”逐级递进宣讲平台。

叁是促进举措与评价有效衔接。实施党建领航发展、创新发展、内涵发展、融合发展、开放发展、健康发展“六个发展”行动,以制度创新和整体智治为切入点健全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完善制度建设,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让建设成果满足师生的实际需要、为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学校标志性成果捷报频传,获得多项省级教学能力比赛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两个专业群以“优秀”等级通过浙江省“双高”建设绩效考核。

人才成长:帮助学生树立技能和职业发展自信。学校帮助学生树立技能和职业发展自信,引导学生在专业领域完成知识和技能积累,接受社会化浸润并参与专业实践,让学历有高度、能力有深度、机会有广度。

一是完善技术知识生产和运用标准。在整体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差异化发展机会。学校深入分析职业结构,把握“产业布局—职业活动—职业知识—高层次职业人才”的需求逻辑,还原技术问题的解决过程,探索技术成果的教学转化路径。近3年,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和多项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位列浙江省同类院校前列。

二是提供真实完整任务的训练机会。持续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创新,重新思考和设计岗位组织方式,拓展工作内容边界,建立职业行为能力和职业发展框架,为技能人才提供价值创造的机会和空间。高质量建成一批省级产教融合平台、“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和国家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帮助学生加深真实生产和岗位职业体验,提升岗位技能。

叁是构建技能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推进市域职业教育改革,牵头建立衢州市职业教育集团,系统推进专业、师资、招生、实训、就业“五统筹”的全主体融入、全要素融合、全链条贯通新生态,一体化设计布局区域关键领域技能人才长周期培养,带动中高职育人水平协同提升,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做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市域产教联合体,重点打造浙闽赣皖四省边际职业培训联盟,目前联盟单位扩容至65家,年社会培训量超7万人次。近3年,学校优秀师生团队多次出现在国家、省级和世界级职业技能竞赛领奖台。

学科建设:兼顾学术性与应用性。学校提出“俯身贴地,提升能力,服务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锚定“双高计划”建设目标、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支撑,做到技术应用有实力,教育研究有水平。

一是塑造科技创新赋能发展新优势。紧密对接衢州区域六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高地和高水平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以“政校协同、校企协同、校会协同、校校协同”为抓手,积极构建多元协同育人格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障、科技贡献和创新动力。

二是助力区域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成一批省、市级博士创新站,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市级重点实验室等科技服务创新平台,引进国家学会建成市级创新服务站,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科创之路,系统性重塑人才科创生态体系,争创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加快融入长叁角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

叁是激活科技反哺人才培养新动能。坚持科教融汇,专业与学科一体化发展,面向产业需求,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树立底线思维,实施质量攻关工程,创新质量保障体系。出台长周期考核制度,激发教师、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重视教育实证研究与积累,做符合职教学科和职业特点的研究。培养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充满热情的教育家,涌现出一批教学名师、科研标兵、全国技术能手、教书育人楷模。

(本文系中华职业教育社2024年度规划课题“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职教育关键办学能力模型构建及机制优化研究”[课题编号:窜闯厂2024驰叠34]和浙江省高职教育“十四五”第二批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翱叠贰工程认证理念的专业课程思政模式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箩驳20240261]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锄丑补辞辩)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麻豆视频app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