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课程思政建设与学校整体教学相结合,从而使思政工作得到整体提升。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将课程思政与语文教学相融合,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效能。学校语文教师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落实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从而扎实做好新时代思政工作。
发掘与整合高校语文课程思政有效资源,构建高效的教育体系
高校语文课程思政的核心是以语文教学内容为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发掘语文教育中的思政要素,厘清语文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强化教学内容的融合与扩展,为语文课程思政工作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比如在叙事诗《兵车行》中,征户与老者的交谈体现出民众在战乱中遭受的种种痛苦,作者在亲历中表现出了对民众的怜悯。学校语文教师会根据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来引申出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以此来培育学生的爱国之心。在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思政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思政知识的构建与创新,根据学生自身的思政素养与培养需求,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学校语文校本教材。在专业人士的引导下,学校语文教师加大对当地思政教学资源的发掘,将当下的社会热门话题以及典型的案例与教科书相结合,充实高校语文课程的教学资源,提升语文课程的魅力和课程思政教学成效。学校将语文课程和思政课程进行整合,以充实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资源库,为教师在课程思政的实施中提供更多的可选项,使教师能够通过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建立,对每一单元、每一阶段的内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视角,来评估每一期语文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运用效果。进而构建起“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体系。
优化语文课程思政的授课结构,完善信息技术利用渠道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语文课程思政教学中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探究式教学、课外强化拓展等方法,构建一套系统的教育体系。在教学中,学校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知识层次、基本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方面,以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课前自主学习主要是要求学生根据所教授的主题完成教学任务,借助课前演示提升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课堂探究式教学遵循“引导—阅读—品味—思考—感悟—进行”的原则,通过设置多个层次的创造性作业,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书写能力。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学校教师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中国大学惭翱翱颁(慕课)、雨课堂等多种教学平台和手段,使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校通过建立在线的教学平台,将高校语文思政教育资源上传到平台资源库,并在平台上设置专题学习板块,提供在线微课和名师资源等多种学习内容,方便学生在任何时候进行语文学习。学校教师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将探究任务或教学活动公布给学生,让学生在网上展示自己的活动结果,然后进行重点探讨,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流途径,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思政素养的培养状况,进而对思政教学元素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以职业实践为载体,筑牢语文课程思政根基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主要手段,抓住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将语文课程思政的教学活动、课程评价等与学校实践基地、公司实习项目相结合,实现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优化。根据学校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目的,学校教师加强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思维写作能力训练,指导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遵循职业道德准则,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此外,学校教师还以区域优秀文化为基础,开发语文校本课程。进一步深化语文教育与区域优秀文化的融合路径,利用研学活动,对区域优秀文化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发掘,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例如,教师会带领学生参观渤海国、金代遗址,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精神。学校利用学生社团、选修课、讲座等形式建立起形式多样的叁维课程,打破了高校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时空局限。在课堂上,教师会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分析、理解课本内容,将语文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让学生仔细体会语文知识所蕴含的思政价值,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想法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