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量高素质农业技能人才的支撑,而这正是农业类高职院校的优势所在。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以为乡村振兴培养和输送新农人为使命,不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创新构建“耕读铸魂 一体协同”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不断增强学生知农、爱农、兴农意识,提高学生服务“三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领农业类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是教学改革的创新起点
问题是创新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逻辑起点,学校直面现阶段课程思政一体化设计不足、教师实施课程思政能力不足、学生接受度和内化效果不佳、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认真梳理问题清单,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科学制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创新构建“耕读铸魂 一体协同”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解决一个个难题,打造一个个亮点。
坚持目标导向:精准施策是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
创设课程思政协同设计与实施新路径,破解课程思政一体化设计不足的问题。学校以系统论为指导,构建了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理论模型,形成“一院一品牌、一专一系列、一课一特色”的“六个一”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在院系层面,聚焦学校发展定位、办学特色建立课程思政工作与管理机制,打造具有代表性、高质量的课程思政品牌,形成“一院一品牌”;在专业层面,注重专业内每门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及协同效应,实现“一专一系列”;在课程层面,构成“确定课程育人目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效果评价”“四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型,实现“一课一特色”。“一院一品牌”重在引导各学院深入分析自身优势和不足,联合校内其他部门及校外公司等多方力量形成合力,确定一个或几个重点发展方向作为品牌建设的核心。“一专一系列”重在围绕每个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梳理出关键知识点或技能点,围绕这些点设计系列化的课程模块,开发一系列连贯且具有深度的课程思政内容,确保思政元素贯穿始终。“一课一特色”重在深入挖掘每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巧妙地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创新的“六个一”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以品牌带系列、以系列创特色,有力推动了课程思政建设从零散走向系统、从无序迈向有序,全面提升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效果。
搭建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提升新平台,破解教师实施课程思政能力不足的问题。学校依托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以线下交流学习平台和线上资源共享平台为抓手,为教师搭建了“一中心两平台”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提升载体。以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为牵引,制定五年建设方案,通过培育项目等措施,推动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整体提升,挖掘思政元素3000余个,形成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案100余个,认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0余门。借助线下交流学习平台,组织教师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培训教师1000余人次,系统强化教师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能力。借助线上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网站,为教师提供资源库、案例库、元素库、教学设计库,助力教师课程思政组织实施。
形成文化塑造与价值融合的育人新理念,破解学生接受度和内化效果不佳的问题。学校以耕读教育为主线,形成了“耕读筑域、活教善寓、多元共育”的课程思政育人机制,实现了课程思政在文化塑造与价值融合方面的贯通衔接。在耕读筑域方面,将耕读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打造天府农耕文化馆、现代农业创新创业科技示范园等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将劳动教育和专业实训课程落地校外园区,让学生在“耕”的实践中体悟出“读”的意义,在“读”的引领中加深对“耕”的认同,进而构筑学生价值观引领和情怀培育的现实场域。在活教善寓方面,将农事需求项目引入教学,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寓教于乐、融、新,搭建学生主动学习和内化吸收的探究平台。发挥第一、第二、第叁课堂育人功能,实现多元载体育人;发挥专业教师、公司导师、行业大师协同育人作用,实现多元主体育人。
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综合评价新体系,破解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学校围绕学生课程思政之“学”和教师课程思政之“教”两个维度,分别构建了“叁度四力”的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综合评价体系。在学生课程思政之“学”的评价中,借助学习通平台础滨助手,对学生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全程数据捕捉,分析学生课堂参与度、责任提升度、价值认同度的“叁度”数据,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成长档案,纵向反映出学生在思想领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社会责任方面的成长变化情况,使课程思政评价从模糊定性走向清晰定量,从静态描述转为动态呈现,为教师教学设计改革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在教师课程思政之“教”的评价中,通过督导评价,以教师的教案、课堂评价、教学反思作为观测点,分析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新度、教学互动广度、教学反思深度的“叁度”数据,建立教师教学能力成长档案,纵向反映出教师在亲和力、感染力、创新力、实践力等方面的成长变化情况,实现对教学过程动态而系统的关注,进而帮助教师基于学生思想发展这一核心,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坚持效果导向:人才红利是教学改革的喜人成效
一项项改革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了较为完善、共振迭加的实际效果,使得学校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迸发出澎湃活力。
学生在“耕读铸魂 一体协同”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的培养下成为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的新农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不断提升,其中在农、林、牧、渔业就业占比30%以上,留在四川的毕业生占比80%以上。就业与专业的高匹配度不仅让学生就业满意度高,更受到众多公司的青睐。
教师通过课程思政建设,整体素质得到了大幅提升。近年来入选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教学团队1支、教学名师8人,入选省级课程思政标杆院(系)2个、示范专业2个、教学团队3支、示范课10门、典型案例3个。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获省级以上奖项60余项,编写融入课程思政的教材20余部,修订课程标准1000余门。
“耕读铸魂 一体协同”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在省内外20余所学校进行了交流和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未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将继续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助力乡村振兴的卓越人才为己任,坚持改革创新,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昂扬的姿态,承托社会与时代的期望,为我国农业发展、农村繁荣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