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于我国的职业教育而言,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职业教育促进就业创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当下发展的重中之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把改革创新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方能促进职业教育不断前进。
湖北省黄梅理工中等专业学校坐落于细岭山旁,太白湖畔,毗邻大胜关山工业园,傍105国道而建,是一所国家级别重点、湖北省示范中等专业学校,是黄梅县仅有的一所公办中职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73.22亩,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现建有图书馆、教学楼、劳动技能培训大楼等15幢主体建筑,还建有先进的数控操作车间、电子实训车间、汽车维修车间等39个实习场所及实验实训室。投资1000万元的汽修实训基地已经建成,将大大满足汽修专业学生实训;投资2000万元、面积50亩的实训园区已竣工,即将投入使用。
该校现有学生6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4660余人,成人学历教育学员1000余人,各类技能培训每年3000余人次。在职在编教师214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51人、中学一级教师99人,各级教育学会、职教学会会员48人,省、市、县骨干教师36人。
该校以中职教育为主体,以成人教育和社会培训为两翼,形成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会培训教育等“多教合一”的职教办学模式。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定位,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等12个专业。其中,学前教育专业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是省级品牌专业;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学校还开设了4个合作共建特色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高铁乘务专业、健身教练专业、滨罢专业和中德机械电子师专业。多年来,该校学生专业技能过硬,在各级各类大赛上屡屡斩金夺银。学校积极主动与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学生就业提供信息服务,建造多类平台,多年来就业率始终保持在高位。
塑大国工匠 建中职名校
黄梅理工中等专业学校,以打造全国中职名校为目标,坚持质量强校、技能为本,大力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力求形成具有职校特色的教育模式。
该校的职业教育时刻将学生的技能培养放在首位,教学工作牢牢抓住专业与产业和职业岗位对接、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推进“工学结合”,实行“订单招生、定向培养、协议就业”新模式。目前,该校10个专业都与相应公司开展了校企合作,其中中德致信汽车有限公司、云泰光学、金希奥服装、鹰翔健身等公司在学校建有工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理念和实践已经渐入佳境。校企的深度合作,创新了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同时也使中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落到了实处。
此外,该校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向深度推进,成为全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之一,2018年与湖北伟征联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协议,汽修专业学生在“双元制”的环境中学习,切实做到了“理实一体,知行合一”。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就业机会,每年6月、7月举办的供需见面会吸引了100多家用人单位。近年来先后为黄梅工业园输送了近2000名技术技能人才,吉利汽车集团、黄黄高速管理处、罢颁尝集团、中兴、富士康等都成为了该校学生的重要就业基地。同时为黄梅县100余所幼儿园贡献近50%的师资力量。
该校投资500万元建设了“学生就业创业中心”,为学生就业创业搭建了新平台。目前,学校每个专业都有对应的门店,快递室、理发室、手机维修室、文印室、书店、蛋糕店、服装店等均实现了自主经营。
该校与高职学校签订了“3+2”升学协议,学生可以免试上大学。学生还可以通过技能高考、单招考试上大学。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在这里圆自己的大学梦。另外,该校积极推行“1+齿”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
质量强校,教师为本。该校历来重视教师的培养,并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自2010年以来,黄梅县政府部门每年都为该校招聘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9年来共招聘了专业教师97人。该校开设的“周五理工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来校授课,从不间断。开展“专业教师进公司”,每年不少于30天。该校大力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和激励提高,力争打造全国中职名校。
作为全省教学诊改试点校,该校于2017年开始进行教学诊改,目前已经建立了教学诊改平台,完成了第一轮诊改工作。诊改实行问责制度,坚持权责统一、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和追究责任与改进工作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以处室问责、年级问责、教研组长问责、教师问责、完成任务问责的方式,严格推进诊改效果的落实。
养善强能 文化兴校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途径。建校伊始,黄梅理工中等专业学校就本着“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文化人、以质立校”的原则,大力发展“养善强能”的校园文化,从理念、制度、活动、环境等不同层面,成功地构建了反映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育人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和自身特点的“文化兴校”之路。
学校的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学校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全面优化。该校推动精细化管理,力求提高软实力,促进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人文化。学校坚持依法治校,推动管理制度化;坚持依规办学,推动管理规范化;实施科学管理,推动管理人文化;革新管理方式,推动管理特色化。同时实行精细化管理,充分调动一切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提升了学校管理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
校园文化建设的血脉在于文化活动建设,它丰富活跃着校园文化。有组织、有系列、有意义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既能培养师生的意志、情感与能力,又能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该校以“两刊、两节、两家、两会”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主阵地。
“两刊”,即该校文学社刊《晨曦》和教师专刊《理工教研》。《晨曦》为理工师生打造了一片表达自我的精神沃土,《理工教研》则是该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场所和舞台。“两节”,指校园文化艺术节和技能节,这是该校更具代表性的一项校园文化活动,一次技能文化节就是一次职业教育发展成果的大检阅,通过技能文化节搭建的平台,一批艺术尖子、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备受用人单位瞩目。“两家”,即家访和家长会,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绿色通道,是打通家校壁垒、化解家校误解很重要也很有成效的手段。该校坚持全员家访,一年两次,在家访中做到“叁步走”,即“一听二问叁建议”,家校联合,形成合力;家校共育,形成合力。运动会和元旦晚会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大看点。
将公司文化的元素引进校园,从而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是校园文化与公司文化对接的关键。该校安排专业教师到公司进行生产实践锻炼,教师回校后,在教学过程中将公司管理和公司文化引入课堂,使学生在学校就受到公司文化的熏陶;通过多次组织学生到公司参观见习,让学生感受到公司的氛围,了解公司对员工、对岗位的要求,寻求自己与公司员工的差距;定期邀请公司管理层人员来校对学生进行公司文化和规章制度的教育,聘请公司一线高级技工来校指导学生实习训练,让学生在技能等方面掌握公司对员工基本素质、职业素养、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就业后能尽快适应公司环境,实现“学生进校如进厂,上课如上班”的教学设想。
此外,着重加强营造学校的职业氛围,发挥环境育人功能,也是实现校园文化与公司文化对接的重要途径。该校将实训室包装成公司的“车间”、把学生包装成公司的“工人”,营造公司的工作氛围;在公共区域建设“公司文化长廊”,着重宣传着名公司的先进理念、管理规范以及行业质量标准,在校园标识上突出“职”的特点,努力营造“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氛围;尝试按照公司架构构建班集体,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体会到公司的存在,感受公司文化气息。
“多教合一”的职教办学模式,“养善强能”的核心文化建设,造就了黄梅理工中等专业学校的特色中职教育体系。职教之路,且行且探索;育人之道,教学研相融。放眼未来,该校将以“大教育”的目光与胸怀,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兴校,承贤启智、传道授业,让职教文化和社会文化在黄梅理工中等专业学校的校园相生相融、共存共荣,焕发出职业学校发展的无限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