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视频app

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chinazy.org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校动态 > 正文

为民族存艺 为文化存根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19-12-24


在“为民族存艺、为大师立传、为百工留名、为文化存根”的专业建设思想指导下,江苏省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构建“基于大师工作室的现代师徒传承”人才培养模式,引领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围绕“文化导入、大师引领、项目贯穿”多元融合的课程体系,强调对当地文化传统的诠释、把握和理解,全面提升学生设计研发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张纸印出传统文化底色

房志达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桃花坞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这位老人从14岁就开始从事年画刻印,把毕生心血都贡献给了桃花坞木版年画。当年,在谈及年画面临的后继乏人问题时,年过八旬的房志达曾哽咽地说:“这个手艺就要在我手上失传了,真遗憾。”老人的使命感让人动容,谁来为大师解忧?

苏州工艺美术职院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在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建设中,以房志达为中心,成立桃花坞木版年画大师工作室,从本专业学生中遴选优秀学生进入工作室学习,探索形成以学徒式教育与师傅言传身教相结合、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桃花坞木版年画培养新传人。

房志达亲自过问选材的每一个环节,希望能找到桃花坞木版年画最合适、最优秀的继承人。经过选拔的学生进入工作室后,房志达手把手地教每一名学生,从印刷工具棕帚、棕擦的制作以及买材料、选材料到具体操作,他把年画绝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房志达还积极鼓励学生们大胆创新,把古老的年画和现代生活结合起来。

同时,学校借助数字影像技术,把房志达刻印桃花坞木版年画的整个过程拍摄下来,用数字技术把传统工艺流程记录成影像,并运用到其他传统工艺中,形成《百工录》。虽然房志达已离世,但大师对传统技艺的挚爱与他身上所呈现的工匠精神依然激励着后来者,他的技艺课程资源成为新传人不断进步的源泉。

如今,22位具有传承与创新能力的桃花坞木版年画新传人已经成长起来,具备了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从业能力并转入工作室工作,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技艺的历史使命。

一根针绣出行业美好前景

郁江自小受祖母和母亲的影响学会了刺绣,当年更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苏州工艺美术职院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那时,所有人都对她的选择不理解,认为要学刺绣在家里跟着家人学就可以了,还可以早点儿赚钱,哪用得着上大学。郁江说,这主要源于自己对苏绣的热爱,同时又不想走祖母和母亲的老路,希望能给苏绣增添一些新元素。

在校期间,郁江选择了苏绣方向的技法课程,还学习了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摄影、创意设计及文学、史论、戏剧鉴赏、心理学等专业基础与文化课,使得她快速成长起来。作为优秀毕业生,她毕业后留任学校苏绣工作室实训教师。

郁江在工作中表现更加突出,负责刺绣技法工作室的常规教学,并引入多名刺绣大师共同开展刺绣技法传承。她还积极参与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教学工作,远赴新疆和海南等地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从业者传授刺绣技法,极大地促进了苏绣文化的传播。此外,她完成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工艺美术”卷中“苏绣”词条的撰写,负责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华传统刺绣技艺赛项规程的编写并作为指导教师带队参赛。

苏州镇湖是中国刺绣艺术之乡,有8000多位绣娘,2018年刺绣产值近10亿元。为满足镇湖刺绣行业发展之需,学校与政府、行业公司联合成立镇湖刺绣学院,订单式培养刺绣新传人,助推传统工艺转型升级,形成人才培养的“镇湖模式”。

一把锤敲响苗乡致富乐章

雷山县麻料村的银匠潘仕学,原本和他的父辈一样挑着银匠担子走村串寨去打银,但后来手工银饰锻造受到机械化生产的极大冲击,需要手工打银的人越来越少,他不得不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到沿海城市打工。可是这些年轻人学历不高,且没有掌握现代化生产所需技能,只好一次次无奈地回到村里。

2017年,潘仕学被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推荐到苏州工艺美术职院参加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让他激动不已,决心抓住学习的好机会,重振麻料村手工银饰技艺。在为期一个月的学习期间,他通过创业教育、创意设计、设计技能等课程学习以及参观和实践,开阔了眼界、启发了思想、转变了观念。回乡后,他在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的支持下,建成麻料村银饰技艺传习基地,发动村民成立银饰公司,同时申请扶贫资金建立了银饰博物馆。

“我们打算将银饰锻造与旅游相结合,带动村里传统工艺和旅游产业发展,帮助贫困村民创业增收、脱贫致富。”潘仕学说。目前,麻料村已经开始正式接待游客入村体验田园生活和打银技艺,几个月试运营的收益,让更多的村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通过发挥传统工艺教育教学优势,苏州工艺美术职院帮助贵州培养传统工艺人才,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工艺设计转化,为贵州贫困地区非遗扶贫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形成文化扶贫的“雷山模式”。


(责任编辑:锄丑补辞辩)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麻豆视频app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