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99年,坚持党管宣传不动摇,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建校之初就成立宣教中心,组建大学生记者团,搭建起校园网、校报、宣传栏等宣传平台,积极抢占校园舆论主阵地。近年来,学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忠诚履行宣传思想工作职责和使命,打造基于队伍、管理、文化叁位一体的网络思政工作格局,切实地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广度、热度和力度。
------------------------------
多措并举,融媒教学
2008年,根据发展需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在宣教中心的基础上成立党委宣传部,进一步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2015年起,学校主动响应网络媒体建设要求,开通运营学校官方微信服务号,沉淀内容,积累用户,影响力逐年增强。加强网络阵地统筹管理与部门联动,组建易班发展中心,成立新媒体中心,形成构建集思想教育、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大学生综合性网络互动社区和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形成以微信服务号为主线,融合校园网、校报、微信订阅号、头条号、抖音、微博的“1+6”融媒体矩阵。
在抓好宣传主业的基础上,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把具有相关技能特长的大学生通过社团建设的形式充实到学校宣传员岗位上,邀请思政课老师、辅导员担任兼职导师,把好网络思政宣传工作的政治关,形成统筹谋划、强化协作,多方联动的“大宣传”、“大思政”工作格局。同时,学校还把宣传思想队伍建设与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需求结合起来,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校媒共建,进一步提升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业务素质。
为确保网络环境纯净,学校还成立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学校网络舆情监测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开展形势研判,签订专项工作责任书,落细落小,传导压力。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学校党委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同时定期开展校园网络安全专项整治,全面加强制度建设、舆情监控、网络社区管理、网络攻击预警与防范等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立足思政,创新传播
在互联网+时代,主动抢占微信、微博、抖音等青年学生关注的传播平台和传播渠道的话语权,巩固壮大全媒体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以技术变革推动课程建设,探索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新模式,让思政教育与理论教学、社团活动、专业背景相融合,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化、品牌化、规范化。目前,基础课的“模拟法庭”、概论课的“微电影”、哲学课的“辩论赛”叁个“微课堂”项目,已经成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的一大亮点和品牌。
区别于过往被动式的应对,针对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易班等平台主动组织师生开展主题讨论,在交流观点看法、碰撞思想火花中强化政治引领。在传播中,学校紧跟校园热点,着重报道青年学生的身边事、生活事,引发共鸣,实现从“要我看”到“我要看”的转变。在官微上线集一卡通、图书借阅、上网流量、课表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园生活小程序“智慧校园+”,通过“走心”的权威资讯发布和优质服务供给赢得口碑,让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在青年学生中入脑入心。
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始终把开展爱国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网络思政教育的第一主题,把坚守初心、艰苦奋斗、励志成才的先进典型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网络各类平台多种形式的巡展,以充沛的正能量、高昂的主旋律践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践行中国梦的最新实践。
汇聚正能量,唱响主旋律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媒体融合发展、信息传播迅捷、资源开放共享的“微”时代,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是新时代赋予学校思政教育的新使命。
目前,学校两门思政必修课入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课堂中学习,实践中体验,环境中熏陶”思政课教学模式获得广东省第七届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工作案例《坚持立德树人 书写高职思政育人新篇章》入选2017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示范案例50强;经验文章《锤炼思政课的“广度、热度和力度”》被教育部网站全文转载;《“三下乡”传播新时代文明实践“好声音”》登上“学习强国”平台;校报获省教育厅组织的2017年广东省“十佳校报”(高职组)称号;在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2017年广东教育好新闻(好作品)评选中,获三等奖2项,优秀奖2项。
与此同时,学校官微在广大师生中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现有粉丝近5万;在省内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获2018年高职院校广东省高校官微影响力排行榜叁等奖。最近,从主题策划到拍摄制作全过程均由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完成的《端午高歌颂红旗》《我们都是追梦人》快闪微视频登上“学习强国”平台;反映学校顺德厨师学院落实“粤菜师傅工程”,对口四川凉山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的微电影《木噶是块料》获得多家主流媒体全网推送。
(数据来源:顺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