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对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以下简称电气专业)团队顺应“信息技术+专业”的时代需求,从2006年获建首门国家精品课程“电机学”起,课程资源建设就紧随专业建设不断发展更新。2016年,“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为重庆市首批教学资源库;2019年,又成功立项为国家级别专业教学资源库。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气专业教学资源库首创的“4+1”顶层设计,将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推进了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了专业整体实力。
“四子库、一平台”顶层设计,助推电气专业教学改革
团队联合23所高职院校、3个行业协会、48家公司及2个出版社,组建电气专业共建共享联盟,按照“4+1”即“四子库、一平台”的顶层设计,规划电气专业及资源库建设发展之路,以资源成果丰富专业教学,提升专业联盟的整体实力。
形成专业园地子库,完成专业画像
在中国电力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组建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共建共享联盟。通过校—校联合、校—企联合共建专业教学委员会,对接电力职业标准、技术标准,高于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结合各校特色编制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据此编写课程标准、实训标准、顶岗实习标准等,形成专业园地子库,完成专业画像。
建成学习资源子库,服务电力行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为满足资源库“能学、辅教”的功能定位,服务电力行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构建了能力逐级提升的课程体系。按照“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建构逻辑,建成学习资源子库(包括专业基础课2门、专业核心课8门、专业拓展课8门、技能训练模块10个、技能竞赛赛项3个)。
创建特色资源子库,实现交互式仿真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模拟发电厂与变电站的生产场景和设备检修场景,还原真实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工作环境,以痴搁沉浸技术实现交互式操作仿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习者身临其境地体验发电厂和变电站职场环境,深入了解电力生产现场的安全规范、工作流程和生产标准。
开发职业需求子库,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平台
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技术培训、科研合作、工程服务等方面“合作共建、协同发展”,共同开发职业需求子库(包括公司培训模块4个,“1+齿”证书课程2门,“一带一路”板块3个)。
利用专业资源库,进行线上线下应用技术推广和科技转移转化,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平台,成功申报智能配电网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应用技术推广中心,实现了深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推行“互联网+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叁教”改革落地
基于“智慧职教”资源共建共享式交互学习平台,教师在职教云2.0中按班级自主构建教学所需的个性化课程,配合云课堂—智慧职教础笔笔,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和烦琐抽象的技能点以多种方式呈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了教学信息化水平,带动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变革。
项目实施期间,多名教师在各级微课比赛、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3门课程入选重庆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课程出版了新形态立体化教材,推动了“叁教”改革落地。
多层创新举措,引领电气专业信息化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
建立专业共建共享联盟,完善资源建设监管机制
举行、企、校叁方之力成立了电气专业共建共享联盟,构建了项目建设管理、质量评审、资源认证标准和资源交易等监管机制,创新了“积分制”资源交易机制和学习成果互认机制,为专业及资源库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规范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对接产业需要
通过联盟共商,项目负责人主笔电气专业标准,联盟课程组共建标准化课程、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规范人才培养规格,缩小院校间专业课程建设的差距,破解校际间学分互认难题,确保人才培养符合产业、公司需求。
坚持智能融合,打造虚拟电力系统
基于现代虚拟仿真技术,联盟共创共建了具有仿真性、交互性和趣味性的多个虚拟仿真系统,解决了电力系统“进不去、看不见、动不了、难再现”的实训难题,满足了不同地域、不同教学条件的职业院校的需要。特色资源中“电力科普馆”和“职场体验馆”满足实习实训基地、生产现场和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需求,为构建学习型社会贡献力量。
形成资源与专业建设相辅相成的典型模式
“4+1”资源库顶层设计将专业建设成果以专业园地子库、学习资源子库、职业需求子库有序地呈现出来,通过智慧职教平台,引领电力技术类专业的信息化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使专业建设与资源库建设同频共振,相促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