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从广师大走出去的毕业生,已成为广东600所中职与技工学校的中坚力量。”在2020年全国教师发展大会上,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长骆少明介绍了学校培养高素质“工匠之师”的经验。
近年来,广师大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抓手,从引进优秀人才、创新培育机制、分类分层培训以及建立考核激励机制等多个点位着力,构建适应新时代培养“工匠之师”需求的师资体系。
“在南方丘陵山区,农用无人机常遇上电线杆或小鸟,如何快速识别这种固定物、突入物?”广师大“达之学者”、农用无人机领域优秀人才唐宇行业工作经验丰富、专业实战能力突出,他给学生上自动化专业概论课时,会将学生带到相关公司、实验室参观学习,通过案例、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知行合一。
广师大党委书记凌靖波介绍说,近年来,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达之学者”计划、聘任产业教授等方式,招揽行业、应用教育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公司技术技能大师,教学生远离“纸上谈兵”,练就真功夫。近年来,学校到岗报到博士人数逐年增长,聘请1000余名企事业单位高技能人才等兼职导师。
如何让引进的教师人尽其才?广师大针对不同类别教师的个性特点,评聘职称时不再用一把尺子衡量,而是教学效果、科研成果并重。学校还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岗前培训、创新创业培训、教学技能培训、专业课程培训等,受益教师达500人次。
据骆少明介绍,为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广师大积极探索工坊与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努力创建高水平、特色鲜明的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引导教师强化内功。
广师大还充分利用外部产业环境优势,引导各教学教辅单位根据专业需要,建立本专业固定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基地。学校创新职教师资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选送教师到公司、科研院所进行实践培训。
公司出题,高校作答。近年来,广师大利用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会长单位的优势,打造产教融合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师资、场地、技术等资源共享。学校引导教师积极融入以行业、公司为主体的粤港澳大湾区技术创新体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加强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
为进一步激发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积极性,广师大充分发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学校还针对各类特设岗位和人才计划,坚持岗位任务完成情况与业绩相结合,收入与责任、贡献相匹配。
“学校针对职业教育教师不同专业发展需求,设计不同的项目,进行分层次分类别培训。”凌靖波介绍说,作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广东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广师大区分新任职、骨干、卓越等不同层次教师,坚持分层递进、精准施训,创建全链条、多层次、一体化的培训体系,形成职前与职后贯通融合、技术与职业紧密结合、线上与线下多元混合的培训特色。
20年来,广师大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职业院校提供1600多期各类培训,培训8万余人次校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