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视频app

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chinazy.org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校动态 > 正文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点亮传统文化 赋能立德树人

作者:费云生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21-03-10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欲茂其末,必深其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近年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突出传统文化育人与思政工作、特色办学的有机结合,以“清凉书院”为载体,以“诵经典、讲国学、习技艺”为主线,立项建设28个具有显着地方特色和时代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赋能“德技并修”的新时代职业教育新需求,全力培养厚植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信息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8年以来,学校共组织开展相关文化素养项目579项,93476人次学生参与其中,考核通过率达99.35%,相关成果获全国大学生素质教育银牌和铜牌各1项。

从顶层到基层

让传统文化教育“立”得住

文化育人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参与,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运行体系,才能更好地协同各方力量,形成稳定、持久的教育教学资源。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好顶层设计,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双高”建设任务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使之与学校高素质信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同向同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全校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教育组织协调机制,制定了包括中心载体建设、传统文化引入转化、遴选立项考核、育人和实施效果评估等在内的一整套实施办法,确保传统文化项目的引入和转化有特色、有价值,传统文化教育项目的遴选、立项和实施有跟踪,育人举措与思政工作、特色办学有结合,育人效果可评估,为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素质信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基层实践上,一是明确“牵头与推进”相联动的运行机制,成立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处,制定校园文化专项工作规划,配备专门工作人员,指导与推动各二级院系按年度落实传统文化教育项目;二是建设“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实施载体,以“诵经典、讲国学、习技艺”为主线,融“营造育人环境、培育优秀项目、引培名师名课、拓展校外平台”诸功能为一体,持续开展清凉书院内涵建设,保障传统文化育人体系的专门实施、全面推进;叁是打造“孵化与育人”相联系的项目,推动各项目建设单位通过教育教学、国际交流、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传承和转化传统文化的育人精髓,并创新性地将传统文化育人功能融入思政理论课和课程思政,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育人精神供给作用。

纲举则目张。3年来,学校从顶层到基层,从理念到行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紧紧贴近生活、融入课堂教育、走进学生心中,每个优秀文化项目都焕发勃勃生机,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从布局到深耕

让传统文化教育“传”下去

2018年1月起,学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建设进行全面布局,对富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认真梳理,深挖内涵,围绕“诵经典、讲国学、习技艺”,不断引入和传承转化,并通过艺术实践与文化育人相结合,着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诵经典”,是学校基于文化育人属性,首要引进的传统文化形式,“常州吟诵”是其中的代表。吟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介于读与唱之间的古典文学作品口头表现艺术方式,常州吟诵是全国各地吟诵中仅有的国家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学校“常州吟诵”社团成立以来,探索了“非遗项目进校园”模式,初步形成了常州吟诵教学体系,组织和参加了20多次宣讲、雅集、展演及交流研讨活动,选送节目获得首届中华经典吟诵大会总决赛二等奖。社团提升了“常州吟诵”社会知名度,展示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效,学校于2018年被常州市非遗中心授予“常州吟诵传习基地”。

“讲国学”,则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为媒,孵化培育了一批育人项目。《论语》品读,通过举办“有朋自远方来”《论语》诵读大赛、“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会讲活动,挖掘《论语》中的精华与优秀成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陶冶大学生道德品质。“琴瑟之美 古琴之道”项目,则把世界的古老弹拨乐器之一“古琴”请进校园,通过一系列讲座、品鉴、制作活动,将古琴文化和艺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领略古琴音乐之美中,体会琴道、琴艺、琴品、琴德、琴技中的民族精神、高尚品质。

“习技艺”,则凝聚了一批独具地方特色、广受学生欢迎的非遗技艺。以“留青竹刻”“乱针绣”“常州梳篦”等技艺传承为核心的“中吴手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分别聘请徐文静、孙燕云、邢粮等省级传承人,参与授课、讲习、研发等工作,并巧妙地将非遗文化元素融入设计专业课程内容,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学生制作的相关作品在江苏省第26届优秀广告作品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中,获铜奖7件,优秀奖4件,有关科研项目立项市厅级以上课题9项,发表中文核心论文8篇,其中颁厂厂颁滨达到3篇。“光影纸雕剪纸”“剪刻”等项目不仅融入专业教学体系,还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剪纸刻纸艺术品装点菁菁校园。“非遗”文化体验与宣讲团项目向学生和社会团体“面对面”展示常州梳篦、虎头鞋等传统工艺,传达其所蕴含的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坚韧意志,3年共惠及2600余人次,获得全国学校共青团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

叁大主题之外,异彩纷呈的优秀传统文化项目也不断涌现:“国际师生国术队项目”纳入留学生必修科目,留学生全部修习中国武术,把中国武术和武术精神传递给世界,相关成果获得江苏省留学生跨文化比赛特等奖;“‘仪式’下的中国节项目”充分利用各种传统节日、纪念日等,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新颖形式深受学生欢迎;“编织钩技艺传承项目”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协同合作能力,“给树织毛衣”等一批作品展示活动,既扮靓了冬日校园,又孵化了学生的创新创造精神,受到媒体广泛关注。

一项项举措,一次次突破,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穿越时空,在青春校园里落地生根,焕发出蓬勃的新生力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润物无声,却又掷地有声。

从成长到成才

让传统文化教育“火”起来

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建设的有序推进,学校不仅逐步形成了集国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诗词文化、常州历史文化、传统体育等为一体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体系,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火”了起来,发挥强大的育人功能。

六位一体传统文化育人工程项目,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学习红色革命文化、品读传统文化经典、宣传法治等文化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四个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成果获得全国职业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微课教学比赛叁等奖2项。

“数星星”——课前五分钟主题展示活动,通过在专业课每节课课前五分钟的专题展示,让学生了解更多模范人物的爱国精神和人民情怀,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青春校园焕发新活力,莘莘学子展现新气象,该项目已成为学校课程思政改革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追寻文化名人足迹,践行古圣先贤德业”项目,通过开展常州故居文化育人系列活动,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名人的时代价值,将实地感受与思想内化相结合,实现对在校生的隐性思政教育。以“感受、缅怀、继承”理念作为培育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宗旨,以此让青年学子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和人生奋斗目标。

此外,学校还为入学新生量身打造了常信新生品格学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内行项目。项目根据新生特征,进行“百善孝为先”主题讲座、传统文化润泽心田示范性讲座等,让学生从一入学就思考自身的学业规划,树立科学长远的学习目标及人生目标。

经过不断的锤炼、创新、实践、再创新,如今28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衔接,并处处凸显“以生为本”理念,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性情、创新思维、主动学习,很多学生自主、自愿、自发爱上了传统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未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发掘和提炼好、宣传和运用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延绵下去,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出应有贡献。(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费云生)


(责任编辑:锄丑补辞辩)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麻豆视频app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