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对于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高质量就业为导向,与600余家国防军工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通过校企联动、产教融合,保证毕业生顺利、充分、高质量就业。
——————————
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供全方位就业保障
学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一把手工程”,层层落实就业目标管理责任制,研究和推进学院就业工作。学院构建与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就业质量提升,落实“四到位”要求,为就业工作提供保障,先后出台了《学院就业工作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并加大对就业过程的规范管理和监督考核,设立专门机构,保证就业工作总体规划、有效协调和充分落实。除此之外,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团队建设、就业经费投入、基础设施保障。
近五年,学院毕业生人数均在4000人以上,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5%以上,同时,学院先后荣获中国高职高专竞争力50强院校、陕西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示范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等多项荣誉。学院2020届总毕业生人数为4343人,就业率为96.38%,其中留陕就业毕业生达73.02%,留西安就业毕业生达51.96%,国防军工企事业单位就业达26.2%。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学院高度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耕国防军工领域,推动学院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学院依托陕西国防职教集团,保就业市场。牵头组建了陕西国防职教集团,建立了政、校、行、企多元组合理事会,完善了学院、专业、教师叁级密切联系公司制度,形成专业对接产业、就业对接公司、课程对接岗位的长效机制,先后向十大军工集团输送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25.6%。二是校企常态化联动、产教深度融合,稳就业市场,与叁星电子等100多家公司签订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协议,借助公司与地方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办学,先后成立发那科产业学院、比亚迪汽车产业学院等近十个产业学院,与航天科技集团联合建立了“新时代航天工匠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定制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叁是多措并举,增就业市场,立足国防军工行业,多方拓展就业市场;聚焦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多种途径促进就业;军工精神铸魂、献身国防,引导毕业生参军入伍。四是校企联动开展就业指导,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衔接,高度重视就业指导课程的主阵地作用,把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于第二课堂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鼓励引导毕业生选择到基层一线、中小微公司就业。五是开展就业指导与个性化咨询,激发学生就业热情,邀请公司人力资源专家和优秀校友为毕业生开展就业报告会,以身示范,使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找准定位。学校建立就业工作坊聘请就业工作经验丰富、熟悉行业发展的老师担任咨询师,为毕业生开展一对一咨询。六是建立校企合作就业基地,大力推进精准就业。学院与多家军工公司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并建立校企合作就业基地。建立健全就业管理系统,推送个性化就业服务信息,实现智慧就业、精准就业。
叁、“忠、博、武、毅”精神薪火传,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厚德重能、励学敦行”的校训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校风与“忠、博、武、毅”( 忠诚报国,敬业奉献;博学多才,修身求索;热爱军工,能高技强;坚韧弘毅,追求卓越)的国防职教精神互为补充、三位一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国防学院人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学生普遍敬业爱岗,职业技能素质获得公司的广泛好评,毕业生经济收入普遍高于同类院校毕业生水平,职业发展空间广阔,毕业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毕业生就业区域多分布在北京、陕西、浙江、江苏、广东、四川、重庆等省市,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有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等大型军工企事业单位。近五年,学院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薪资平均数等均高于全国双高院校平均水平;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满意度和就业满意度连续多年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学校培养了10万余名分布在兵器、航空、航天、船舶等行业的优秀毕业生,涌现出了着名弹药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级劳动模范以及辽宁工匠、四川工匠、西安工匠等军工行业领军人才和高素质军工特质技术技能人才。
回顾过去,硕果累累,放眼未来,任重道远。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紧抓“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焦国防特色,培养红色军工传人,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为学校建设和持续发展、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数字和信息来源: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