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视频app

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chinazy.org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校动态 > 正文

紧握创新之笔 区校共进共荣——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精准服务高新区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探索与实践

作者:赵涛 程洪涛 龙耀辉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22-01-07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及产业变革的汹涌来袭,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制造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发紧迫。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因势而谋,应势而动,依托专业优势,整合多个教学改革项目,精准对接高新区内公司特别是中小公司对制造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精准施策,培养了一大批制造公司转型升级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教育红利。

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是教学改革的创新起点

问题是科学的起始点,也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直面学校人才服务地方不足、校企供需错配、毕业生适应性不强等问题,认真梳理问题清单,积极探索精准服务高新区公司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坚持目标导向——精准施策是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

发现问题,就一个个破解问题,学校坚持目标导向,科学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出实招、见实效,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区校共建产业学院,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的能力

学校对接高新区汽车与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与高新区共建先进制造产业学院,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为原则,将专业嵌入产业链,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学校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加快发展特色专业,自2010年以来,学校建成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5个国家骨干院校重点专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等6个国家骨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等10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6个专本衔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试点专业。围绕“建基地、建平台、建团队、建标准、建专业”,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

产业学院根据高新区产业类别,依托行业龙头公司,先后建设了先进制造产业学院汽车整车制造学习中心(依托东风股份)、汽车零部件制造学习中心(依托襄阳轴承)、汽车车身制造学习中心(依托东昇机械)、新能源汽车制造学习中心(依托骆驼集团)、航空航天制造学习中心(依托中航航宇救生装备)等5个学习中心,实现产学研一体、校企协同创新,打造了良好的资源共享平台。

产业学院通过“政府部门+专业群+产业骨干公司”的多元化办学模式,主动服务区内先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需要,构建校地企协同育人的机制,实现了在专业建设、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员工培训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产业学院成立以来,先后共建了国家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国家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汽车制造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等重大项目。产业学院的建立促进了专业群与产业无缝对接,课程(项目)与生产性实训基地具体岗位紧密结合,实现了校企合作由点(公司)到线(产业链)、由线到面(高新区)的升级,解决了学校服务地方覆盖面不足的问题。

——创新“叁定(订)”模式,实现校企供需无缝衔接

站在职业教育改革的“风口”,谁能更深入、更扎实地做好产教融合,谁就能占得发展先机,赢得优势。学校建立更开放的办学体系,并在更多领域深度探索产教融合,创新“叁定(订)”人才定制模式,更好地服务高新区公司人才需求。

1.园区订单,统筹解决区内公司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

从2003年起,学校通过新生选拔组班、二年级招聘组班、叁年级定制助班等形式,为园区规模以上公司开展“冠名班”订单培养。先后开办了“神龙班”“襄轴班”“金鹰班”“旺前班”“云康班”“骆驼班”“江山重工班”“中日龙班”“中航精机班”“福达东康班”等,服务规模以上公司80多家。为解决园区众多中小公司对先进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襄阳高新区与学校签订委托培养协议,确定委托培养的规模、面向的主要行业及政策保障措施,形成“打包订单”,实行招生即招工订单培养。

2.行业定向,明确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向、培养规格

产业学院在打包订单内,通过对园区先进制造类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和统筹,将不同公司相同或相近的零星需求进行整合,按行业细分方向提出定向组班的专业。组织行业专家对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等订单专业的培养方向、培养规格等,通过开展园区现代学徒制培养,有效缓解了园区先进制造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实现了园区、学校、公司、学生四方共赢。

3.公司定制,满足不同公司的个性化需求

产业学院按照基层共享、中层分设、高层定制的原则,实行“一个公司一套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模式。在通识课层面,产业学院内各订单班实行统一开设、统一要求、统一标准,满足装备制造大类行业普遍需要;在专业核心课层面,根据行业细分方向,分别开设不同专业课程,满足同类岗位的通用要求;在专业拓展课层面,根据公司特色,定制相应的公司课程,满足不同公司岗位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探索“叁定(订)”人才定制模式,公司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通过实训、实习,实现就业无缝对接,很好地解决了校企供需错配问题。

——构建“岗位接轨叁步式”实践教学模式,强化毕业生适应能力

学校围绕技术技能人才主要就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科学构建“岗位接轨叁步式”实践教学模式,按照“校内练岗”“园区轮岗”“公司顶岗”递进式开展教学实践。

校内练岗: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开展分层分类教学,通过认知实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实训、预约任务实训等学习形式,使学生成为能基本满足公司职业岗位(群)要求的“新手”。

园区轮岗:通过实施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学生在园区各公司典型通用岗位上轮换训练学习,实岗训练、多元评价,重点强化学生在不同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熟悉公司岗位工作能力要求,使学生实现从新手到“岗位准员工”的转变。

公司顶岗:学生在园区定制公司进行有方向性技能提升的顶岗。通过半年的顶岗实习,获得技术储备,强化学生解决现场生产问题和优化生产过程的能力,让学生逐步成长为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合格员工”,实现学校育人到公司用人的“零距离接轨”。

岗位接轨叁步式教学,实行公司工作、学校学习、工匠培育、创新创业一体化设计,校企共同开发教学模块,每一个阶段的学习都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有时间安排、有具体要求、有评价方案;教学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由校内到校外、由通用到专项,形成一个多环节、全方位的实践体系。递进式的能力培养保证了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学校通过构建“能力递进,多元成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将“1+齿”证书制度、学生技能竞赛项目、工匠精神培养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其中,为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夯实基础。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建立学分银行,开展“能力成长积分式”教学评价,使高职教育成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对接专业标准、职业标准、公司行业标准等,实施“课程—教材—资源—证书—赛项—团队”课程建设工程。联合主持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与园区联合开发“理虚实结合”的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在线精品课程和公司课程。推动教师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建成了近20门慕课,有效支持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工学交替、公司培训等在线学习。

“岗位接轨叁步式”实践教学模式和“能力递进,多元成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解决了教学内容滞后于产业升级、教学环节与生产脱节、毕业生适应性不强等问题,实现了毕业生“首岗能顶上、多岗可迁移、发展可持续”。

一项项改革创新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并产生共振迭加的实际效果,使得学校人才培养迸发澎湃活力。

坚持效果导向——人才红利是教学改革的喜人成效

——人才培养质量显着提高。学生先后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一等奖等国家、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450余项。毕业生双证率和就业率在95%以上,其中本地就业率在60%以上。学校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指定的湖北省仅有的一所为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航天42所)培养人才的高职院校。培养了以“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朱秀建、全国科技创新一等奖获得者苗典武、全国高职“践行工匠精神先进个人”叶磊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

——产教深度融合。学校依托襄阳高新区产业优势,组建了24个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共建了4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与高新区辖区公司共建了近20家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推动襄阳市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牵头与一批国家、省市级智能制造示范单位、数字化车间、数字化生产线示范公司、机器换人及智能工厂培育公司成立了襄阳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产教融合)联盟,搭建了技术技能交流合作平台,助力襄阳高新区在国家高新区的排名由32位提高到29位。学校立项建设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教育部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7项,完成省部级以上教科研项目165项,获得各级教科研奖励152项,获得国家专利228项,年均完成技术服务项目和公益服务项目230余项。

——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叁对接一贯穿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基于智能制造的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要素优化探索与实践”等项目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多项成果在《湖北日报》《襄阳日报》等媒体上报道,在鄂西圈高职教育联盟、湖北省职业教育学会、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全国职教大会、世界职业教育大会上多次进行典型发言和会议交流。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30多所院校来校交流。

回望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协同育人的实践,澎湃的活力与优异的成绩令人称赞。未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谋划推进高职教育综合改革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锄丑补辞辩)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麻豆视频app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