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北省汽车职业教育集团自成立以来,以壮大河北职业教育为己任,助力河北汽车产业向高端转型发展,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在打造命运共同体,促进职教集团内校企、校校、企企、区域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共培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在工学交替、就业育人、产业学院、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关键词:校企合作;交通教育;智慧交通
河北是装备制造业大省,汽车强省是每位燕赵大地汽车人的共同梦想。
《河北省汽车产业链集群化发展叁年行动计划(2020-2022 年)》提出, 助力产业升级,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强技术协同创新,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节能汽车为重点,实施“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全力推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级的乘用车生 产基地。目前长城汽车已经驶入发展快速路,近年来持续高水平研发投入, 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缺口也日渐扩大。长城汽车的迅猛扩展的同时也为河北省职业院校提供了大量的实习就业岗位。职业院校有工学交替、公司实践的公司岗位需求,公司有员工学历提升、能力提升的培训教育需求。职教集团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在公司和学校之间搭建校企互通的“双向车道”,在“公司+学校”混合双擎强劲动力推动下,使校企双方不同层次、谋求上进的师、生、员工都能在双向车道上找到自己的提升之路。
一、共建公共实训基地,落实“工学交替”实习
河北省汽车职教集团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多次深入沟通与交流,共建河北省汽车专业公共实习实训基地。集团统筹组织协调集团内大中专院校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对接,协商制定实习实训计划,学校根据人才培养规律适当调整培养方案,采用“旺工淡学”形式将跟岗实习融入到学生的培养计划中。实习期间按照长城汽车公司的管理要求参与真实的生产实践,长城汽车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对学生进行妥善安排与管理。
同时集团内有条件的院校也为公司的员工提供培训基地。公司员工有学历提升,技能拓展的诉求。发挥学校培训优势,为公司员工的提供学历进修、专项技能强化,实现更高层次的“(员)工学(生)交替”,见图1。

图 1 双向车道工学交替 图 2 校企双方互输资源
二、共享校企特色资源,提升就业育人质量
学校有科研、培训人才和大量的毕业生,公司有工程技术人员、丰富的实践岗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这些都是对校企合作双方所看重的特色资源。职教集团在校企之间搭桥铺路,为校企双方互输优势资源提供制度保障,对河北汽车产业和职业教育相互渗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见图2。
近年来,长城汽车进入增长快车道,生产负荷不断加大,人员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面对此困境,职教集团协调成员单位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每年动员约5000多名学生到长城汽车进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见图3。在职教集团80多所职业院校的支援下,长城汽车圆满完成订单,为我省贡献了税收,为学校工学交替公司实践积累了经验,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学校的公司实习管理经验也得到了丰富。

图 3 工学交替生产实习
在帮助公司解困的同时,各个院校有很多的学生选择了长城汽车,毕业后选择到长城汽车任职,取得了出色的工作成绩,见图4。在提高学校就业率的同时,就业质量也得到极大的提升。公司稳定了生产,学校拓展了课堂,进入了产教融合、校企共生的良性循环。
2022年4月,由职教集团成员单位和长城汽车共同申报的146个项目,入选第一批供需对接就业育人建设项目,涵盖所有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这标志着职教集团的工作卓有成效,推动河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022年,长城汽车为我省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收各类毕业生3420人,平均薪资在4000元/月以上。在校企合作同时,长城累计了大量的智力资源,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9215件。这为公司的后期高速发展做足了技术储备。

图 4 实习学生获得荣誉证书
叁、共培汽车产业学院,丰富产教融合内涵
河北省汽车职教集团指导成员单位与长城汽车共同培育汽车产业学院。目前已有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保定第四职业中学等中高职院校与长城汽车共建长城汽车产业学院。
职教集团秉承产教融合、共商共建的理念,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集团深入挖掘校企双方在工学交替联合培养中的潜力。在职教集团成员单位中实施并推广“长城订单班”、“长城高职扩招班”以及“长城现代学徒制班”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与输出。
长城汽车产业学院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和积淀,目前已经从单纯的安排学生到公司实习实践,延伸到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课程培训资源合作开发、公司技术难题联合攻关、创新创业、各级技能大赛等方方面面,见图5。

图 5 产业学院运行项目
以工学交替生产实习为例。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方,通过产业学院向学校提出人才需求,学校根据此信息动态做出人才培养的调整。为了保证公司生产和学校实习都能顺利进行,形成长效机制,校企双方协商编制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比如《实习动员制度》《岗位安全培训制度》《岗位轮换制度》《优秀实习生评选办法》《生产实习奖励制度》《团建制度》《考核制度》《实习生回访制度》等11项制度和管理办法,见图6。校企双方细化管理,微观入手,从学生进公司之前的人员、岗位设置,到进入公司的安全、技能培训,个人生活关怀,和实习结束的就业引导和实习效果回访,做到了时时有监督,事事有反馈。

图 6 产业学院管理制度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充分发挥公司优势,把学校无法完成的实习实训和实验,放到公司实践环节去完成。在人才培养实施阶段,关注公司行业动向,紧密结合公司需求岗位,分析岗位的主要技能,梳理出关键知识点,绘制课程地图,确定核心课程,见图7。通过设置工作学期、轮岗互训的方式,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有真实的工作环境,在经验丰富公司导师和校内教师共同引导下,学生学习事半功倍。
2022年我省累计有82家成员单位(中、高职院校),6000多在校生在公司完成了工学交替、生产实习,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部分教师到长城汽车开展科研实践,通过公司真实项目实施,提升了教师科研水平。
职教集团立足区域发展,服务区域经济,通过创设长城产业学院,建立了工学交替保障体系,完善各项制度,推动了我省职业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图 7 校企共建人才培养体系
职教集团立足区域发展,服务区域经济,通过创设长城产业学院,建立了工学交替保障体系,完善各项制度,推动了我省职业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京津冀地区汽车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汽车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同时也面对激烈的竞争。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会秉承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理念,扎实推进长城汽车产业学院的各项工作,为深入探索和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