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范畴,必须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认识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把握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条件与要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意义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求保持一定的经济总量增速,而且强调经济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随着传统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减弱,新质生产力将会带来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动力的深层次变革。承载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拥有复杂的产业链供应链系统,上下游产业耦合性高,在发展过程中持续衍生出新的生产环节和产业部门,打破了原有传统产业之间的界限,能够促进先进产业集群、融合创新发展平台的形成与发展。与此同时,新产业污染低、耗能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而且处于产业周期的萌芽期和成长期,能够为经济发展和生产力跃迁提供强劲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能够推动商品服务质量的改进,并且创造出新的需求,有助于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的优化,不断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加快提升国家竞争能力。纵观历史进程,谁牢牢把握了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谁就在世界发展中占得先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空前活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重塑世界经济格局,全球生产力体系和经济体系向着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不断演进。世界各主要国家为抢占生产力发展制高点纷纷出台相关政策,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重要内容。一些西方国家出于自身狭隘利益诉求,对我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进行打压,对我国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构成威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战略必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提升国家竞争能力,保障国家安全。
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无论是劳动者个人生活需要,还是劳动者共同生活需要,都需要以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为前提。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符合需求结构升级趋势,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为丰富、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依赖于科技进步。马克思高度重视科技对于生产力的巨大作用,他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中包含着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比如新的科学发现、新的制造技术、新的生产资料、新的产物服务。与以往科技创新领域相对集中不同,以人工智能、5骋技术、量子信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代表的新科技涉及领域众多,涵盖了实体产业与虚拟经济,特别是一系列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处在科技发展的“无人区”,聚合效应明显,应用场景广泛,体现了多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协同,其技术演进路线呈现非连续性和不确定性特点。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深刻认识新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把新科技的研究运用及由此催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放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位置。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依赖于新的生产方式。孤立的生产要素自身并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力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形式将生产要素有机结合的系统力量,“凡要进行生产,它们就必须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联结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生产方式可以从公司内部的劳动过程考察。在工业化过程中,劳动过程表现为由分散走向集中的特点,生产资料、劳动者及彼此之间的空间联系紧密,规模效应凸显,生产周转时间和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劳动生产效率显着提高。而在智能化背景下,生产方式出现了深刻转变,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组合发生了质变。通过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平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之间不再需要进行特定时空下的直接物理结合,而是通过智能化体系实现对劳动对象的控制和转换,劳动者可以远离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场所;人工智能还能对生产需要的订单量、劳动量、设备利用率等进行精准预测,产物的模块化技术支持柔性生产,供应、制造、销售不同环节的协调成本降低,公司可以对市场多元化需求进行快速反应;依托数字系统,产业组织发生深刻变革,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公司以及研发设计、金融保险、物流运输等生产性服务公司全面贯通,形成了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的全产业链集群。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范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脱离生产关系的变革。其一,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加健全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意味着更高水平的社会化大生产。为了协调“越来越把生产力当作社会生产力看待”的社会化大生产,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协调好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其二,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意味着更有活力的创新主体。为了激发“创新是第一动力”的主体活力,要全面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促进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充分竞争,让人才、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优势公司聚集。其叁,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加完善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意味着生产力要素间更高水平的协同匹配。完善由市场配置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知识、数据等生产要素,并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有利于推动各要素的便捷化流动,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力资本的导向作用。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施策重点
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长期规划,调整和优化生产力结构布局,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预期,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为新产业新业态孕育、发展创造良好社会条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既发挥好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也发挥好公司的创新主体作用。推进制度型开放,从规则、规制、标准、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放大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新质生产力要素顺畅流动。
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必须深刻把握基础研究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支撑性、长久性作用,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包容探索性失误,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重大科技创新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参与人员多、资金消耗大、攻关周期长,要加快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成果涌现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新技术的不断突破离不开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要进一步完善各类人才选拔培育机制,打造科研人才培养平台,坚持创新不问出身,深入实施揭榜挂帅,鼓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畅通教育、科技与人才的良性循环,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公司家精神,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让更多青年才俊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大显身手。
大力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瞄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商业航天、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量子、脑科学、基因技术等未来产业,做好前瞻性部署,厚植发展新优势。各地区各部门要立足自身特点,结合区域禀赋条件,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和应用空间,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大数据中心、移动终端建设,实现网络贯通、万物互联,放大新型基础设施乘数效应。加强传统产业升级,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改造传统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取得新成效。加强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融合,提升公司数字管理和柔性管理水平,打造“数字工厂”“灯塔工厂”“未来工厂”,更好适应柔性制造、个性化生产新范式要求,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作者:黄瑾 唐柳,分别系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