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强调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为新时代全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突破方向,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一)
新质生产力的“新”,全面体现在新型劳动者、新的劳动资料和新的劳动对象等多个维度。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
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资料包括各种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设备。随着大模型、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加快发展,各类智能传感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物流仓储系统、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成为新型劳动资料,促进工业化、信息化交互推进,加快生产的线上和线下场景有机结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有机融合。
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对象既包含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物质形态对象,也包含海量数据等非物质形态对象。新能源、新材料能克服传统资源污染多、排放强、不可再生的缺点,有效降低生态环境负担,助力实现绿色化发展。信息与数据资源则具有获得的非竞争性、使用的非排他性、源头的非稀缺性等多重优势,同时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显着的灵活性,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创造更高价值。
生产力的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人的创造与行动。劳动者是通过创造、革新、驾驭与盘活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实施变革与改造,以推动生产力从可能转变为现实、从低端迁移至高端的关键性变量、能动性主体与决定性因素。在新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人类劳动形式正在从常规劳动转向创新劳动,从实物性劳动转向信息化劳动,新的劳动资源、新的劳动工具和新的劳动形式,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新型劳动者应具有更强的科学思维。新型劳动者应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把握具体实践中的科学规律,尊重科学规律,以扎实的科学素养为基础,推动颠覆性创新的不断诞生。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新型劳动者应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中汲取创新的养料,从中国生产力发展由弱到强的成功实践中增强拼搏的信心,全面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型劳动者应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不同于传统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技术工人,参与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应当是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型人才。新型劳动者应具有全球视野,及时学习掌握各行业、各产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为加快自主创新提供准确的定位和源源不断的动力。无论是处于科学前沿的颠覆性创新,还是面向一般生产的应用性创新,新型劳动者都需要融会贯通更多领域的复合型知识,从而更有力地突破知识体系的边界,实现新的飞跃。
新型劳动者应具有更强的协作精神。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重大系统工程,离不开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等复杂环节的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各领域、各行业、各部门的新型劳动者,应通过多主体、多层次、多样化的协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知识扩散、技能倍增、资源协调、优势互补,实现生产效能的巨大提升。
新型劳动者应具有更强的绿色理念。新质生产力具备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特征,强调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相对于主要依靠机器、人力和自然资源消耗推动发展的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通信等新的科学技术优化和重塑劳动材料,使其转变为具有绿色化、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特性的“新介质”。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这一重要特征,新型劳动者才能在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牢牢把握创新方向,通过生产的绿色化来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叁)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新型劳动者队伍的建设。通过完善的政策引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的人口优势必将进一步转化,通过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更好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建设新型劳动者队伍,需要进一步优化开放包容的人才政策。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广纳人才,无论是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都应吸引过来,凝聚起来。学历、年龄、资历等因素同样不应成为限制人才发挥作用的门槛,新的劳动形式所具有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可以容纳各类新型劳动者发挥所长、创造价值。
建设新型劳动者队伍,需要进一步完善多层次教育培训体系。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应通过高等教育强化“高”“精”“尖”学科的人才自主培养,助力“卡脖子”技术的独立创新和持续突破。通过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夯实各类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成功转型。同时,通过全方位、广覆盖的成人教育、在职教育和产学研联动机制,让劳动者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助力“斜杠劳动者”的批量涌现。
建设新型劳动者队伍,需要进一步完善激励与劳动保障机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复合型的人才和跨领域、跨部门的合作,但传统的人员管理机制可能会对人员的流动、绩效的考核形成障碍。应进一步对科研等固有岗位“减负松绑”,激发其开拓创新的勇气与活力。新的劳动形式催生新行业、新职业,劳动者的投入也呈现出形式上的抽象性和时空上的分散性等新特征,与之适配的合理完善的劳动报酬制度和劳动保障制度既是对新型劳动者个体权益的保障,也是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本身的重要支撑。
建设新型劳动者队伍,需要进一步营造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失败是成功之母,有时“试错”本身也是创新的一部分。应在尊重国家安全、人民利益、法律法规、道德伦理的前提下,引入创新容错纠错机制,宽容探索性失误,激发劳动者提升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实践、产出创新成果的积极性。创新的舞台不应止于高校与科研院所,应鼓励劳动者不仅把研究放在象牙塔和实验室里,同时还应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生产实践的第一线,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全面融入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
(作者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