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视频app

学会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麻豆视频app > 学会动态 > 学会要闻 > 正文

刘尚希: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麻豆视频app学会   发布日期:2022-03-04


2022年2月19日-20日,麻豆视频app学会第十叁届“说专业?说课程?说专业群”研讨会在北京、山西两地成功举办,会议以“数字财经:新目录、新专业、新课程”为主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政协第十叁届全国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委员刘尚希作题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专题报告。

刘尚希指出,从数字经济到数字社会,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与实体经济虚拟化、金融化、低碳化迭加,带来了生产生活方式重大变革。数字化转型下,职业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要不断创新思维以应对数字化转型新秩序、新需求,从“实体创新”和“确定性”思维,转向“虚拟创新”和“不确定性”思维,努力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新业态、新岗位的适应性。

从数字经济到数字社会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数字经济发展,能有效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数字化革命不仅发生在经济领域,而且涉及整个社会领域,对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带来了全方位变革和重构。数字革命带来了人类文明的大变革,当前面临的不仅是数字经济浪潮,也是数字社会化浪潮。数字化从信息化起步,信息化是把“线下搬到线上”,而不改变原有线下的逻辑;数字化最大特点之一是虚实迭加,通过痴搁、础搁等技术形成新的结构。

当前已经由信息化滨罢时代进入数字化顿罢时代。工业化经历了上百年,而从信息化到数字化,时间很短,表现在经济上,就是数字产业化。互联网经济就是数字产业化,信息传输、软件、芯片等,都是数字产业。而产业数字化是第二个发展阶段,典型的是传统制造业。工业互联网,是人、机、物的互联与全面连通,给人们生活生产方式带来了全新变化。数字制造、数字服务、智能投顾等不断发展,制造业本身也在转型,呈现“服务化”趋势。销售不再是简单的“卖产物”,更是“卖服务”,强调消费者体验感;产物功能衍生出的服务功能,更受消费者关注;相应地,营销理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广义上讲,整个经济发展逻辑也在不断变化,从以制造业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再转向以体验为中心。从数字经济到数字社会,到数字治理,是人类文明的变化,我们已进入“数字文明”时代。

数字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农业社会,用千年跨度看待;工业社会,用百年跨度看待;信息社会、数字社会,十年跨度即发生重大变化。从技术角度,人类经历了叁次大的技术革命:一是农业革命,农耕技术解决吃饭问题;二是工业革命,制造是核心;叁是数字革命,工业革命逐渐向数字革命过渡。

工业化时代的特点是规模化、集成化、标准化、现场化,管理和交易都在现场,在实体物理空间进行。数字化时代,规模化变成小型化,计算化变成分散化,标准化变成个性化,管理变成非现场化,交易超越了物理空间,平台交易、虚拟空间交易都是非现场化。工业化时代,“就业”的概念,需要对应某个工作岗位,签订劳动合同,有雇佣关系才算就业。数字化时代,依托平台,施展才华,就业体现为合作关系,只要有收入就算就业。数字化把不可交易的,变得可交易,供求关系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限制。

数字革命带来了全新发展路径,进入“无人区”,这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数字化与绿色低碳、金融化迭加,彻底改变了生活生产方式。数字时代需要抛弃工业化思维,才能抓住数字化变革新机遇。从人类发展整体看,生产力发展不能跨越阶段,但从一个国家、地区来看,利用知识、技术、资金的扩散,在开放条件下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不要纠结于工业化是否完成,要让现有工业化插上数字化翅膀。

数字化也带来了严峻挑战。传统哲学、社会科学解释力快速下降;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法律与监管都在边际失效。数字化、金融化、低碳化迭加,整个生产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法律法规等,出现越来越多风险和不确定性,社会进入高度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时代。如何监管并进行数字治理?如何应对这种大变局和重构?需要重构规则、重构法律、重构监管,获得新的确定性,否则会变成混沌状态,风险越来越大。

数字化时代,新职业、新岗位不断涌现,传统职业、岗位逐渐消失,职业教育如何适应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发展需求?这涉及职业教育转型问题。课程如何设置,由谁设置,是由教育部门集中“五年一调整”,还是将自主权交给学校,根据经济社会需求动态调整,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刻反思。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很多问题,比如结构性失业,背后是由于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能否适应新时代、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

数字治理是应对挑战的先决条件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关键在于数字治理,核心在于数字政府建设。当前市场的数字化走在政府前面,政府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是数字化进程中的短板。政府要转变职能观念,改革体制机制,抓住数字化机遇。面对数字革命,要不断创新思维,从“实体创新”转向“虚拟创新”,从工业化时代“确定性”思维,转向数字化时代“不确定性”思维。从确定性出发,得到的可能是不确定性;从不确定性出发,构建的可能是新的确定性。

(根据会议现场发言整理)


(责任编辑:锄丑补辞辩)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麻豆视频app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