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多年来,职业教育沿着规模和内涵这两个维度同时发展,走过了叁个不同的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等职业教育的恢复和发展阶段、上世纪90年代的规模稳定和内涵初建阶段、还有21世纪以来的体系初步形成和内涵全面深化阶段。在“十四五”时期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进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指明了方向。
2021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2021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对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2022年4 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下称《职教法》),提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
产业导向和就业导向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从相对独立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到当前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的制造大国,实践证明实体经济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密码。目前,我国已成为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自 2010年起稳居世界首位。与此同时,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培养, 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知识技能水平不断提高,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服务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教育培育的人口总量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人力资本优势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认识规律、尊重规律、把握规律是我们党领导推动工作的制胜法宝。当前我国正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更要警惕脱实向虚、尤其要警惕产业空心化等违反经济规律的发展模式。新发展阶段下,教育事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格局性变化,职业教育要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亟需找准时代定位。
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有不同的定位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应德才兼备,应不仅会动手,还善于动脑。但这一动脑应是在职业教育的知识体系下的动脑,虽然是“两手抓”,也有侧重和发力点。在产教科城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应该是动手和动脑两手抓,但更侧重动手,也就是“干中学”。因此动脑可围绕动手这一核心去拓展思路,即动脑是为了更好的动手,当动手遇到困难和疑惑时,应从老师从教材从课堂中找到思路和答案。例如知识体系的前端教材端,鲁昕会长主编的《人工智能英语》教材是按照制造产物说明书进行编制,体现了既动手又动脑、但动脑围绕动手这一培养模式,其他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教材可参考这一思路。
二是教育体系要与产业体系、科技体系等相衔接,教育结构、人才结构应与产业结构相适配。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应在认识和尊重产业规律的基础上与其相适配。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这一规律已经被理论研究和改革开放实践所证实。人力资本按照教育类型可粗略划分为“高层次人力资本”和“高技能人力资本”,前者靠研究型大学、后者靠各类职业院校。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两类人才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高层次人力资本”推动产业升级、“高技能人力资本”适配产业升级,形成了“基础研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推动产业升级,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服务和巩固产业升级,进一步由基础研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再推动新一轮产业升级”的闭环,如此循环往复的动态发展和进步,既符合产业发展内在规律,也符合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这一定位划分源于鲁昕会长提出的人才结构倒金字塔,相比于基础教育培养的高端基础研究人才,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位于中后端,如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成果转化行业应用人才,前中后端并非是产业链的高中低端,而是基于产业发展的时间规律。
三是数字经济发展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数字经济呼唤数字化动手能力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撰文指出,“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数字经济一方面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另一方面其迭代速度之快对于知识体系的完善和更新带来巨大挑战,具体体现在教师的知识储备上、教材的更新上、实训基地的配套上以及学生的理解力上。在教师的知识储备上,麻豆视频app学会在鲁昕会长的带领下致力于推动“说课”系列活动,为数以万计的职教老师科普最前沿的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数字产业、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等发展趋势、应用场景及相关数据;在教材的更新上,活页教材的推广势在必行,既有传统 PPT,又有最新的新技术新经济PPT;在实训基地的配套上,目前还存在各地区各学校实训基地条件参差不齐的现象,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同科技专家、产业专家、行业专家、公司人力部门座谈,共同决策实训基地的购置;在学生的理解力上,应实事求是,不宜枯燥无味或难度太大,可探索“微课”、“微视频”,由参与多次“说课”活动的优秀的职教老师为其录制讲授,或将代表性前沿的课程进行推广,如前沿的《人工智能法律》等课程,可在各院校间开放访学和同城间课程开放学习,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发展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需要的职业教育不能离开经济发展阶段、产业体系和科技体系现状和规律,否则就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如鲁昕会长解读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时所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数字化改造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虽然是最快捕捉到产业趋势和科技趋势的一个及时的“信号”,指明了职教的大方向,是“职教要干什么”,但人才向纵深培养,更需要系统设计知识体系,也就是“职教要怎么干”。
发展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需要的职业教育,一要补齐知识短板。《职教法》中要求,传授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培养技术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二要坚持产教融合。《职教法》中要求,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就业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的公司,按照规定给予奖励;对符合条件认定为产教融合型公司的,按照规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等支持,落实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减免及其他税费优惠。三要用好政策工具。2022年5月,财政部下达2022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预算52.76 亿元,加上提前下达金额249.81亿元,累计下达预算302.57亿元,用于探索建立基于专业大类的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提高生均拨款水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双师型”专任教师等培养培训,优化教师队伍人员结构,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等。《职教法》中也要求,鼓励金融机构通过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发展职业教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 大国工匠,让职业教育绽放新的时代光芒,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职教篇章。